揭祕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

在霍林郭勒市有一道蜿蜒曲折的邊牆穿境而過,它像一條長長的巨龍,橫亙於蒼茫的原野上,人們都習慣叫它“金界壕”。金界壕是修築於金代的一條軍事防禦工事,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它不僅記錄了草原上烽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歲月,而且它也給後人留了無盡的遐想和沉思。同時,境內還有兩處與金界壕同期的用於屯兵的古方城。

儘管歷史已經遠去,界壕坍塌、古城荒蕪,但還會有人經常光顧這裡,觸摸那段歷史,傾聽那段故事……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歷史背景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改元收國。貞元元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衛紹王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受到大蒙古國的南侵,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金朝人物

金界壕 ·古方城

世人所熟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作,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蹟。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迂迴於崇山之間。看見它,人們不由肅然起敬,感嘆在如此險峻的地方使用數量如此眾多而且巨大的建築材料。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和北方遊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長城是人類歷史上耗費人力最巨,時間最久,物資最多的建築。這使它成為一件最大的歷史文物。

同萬里長城一樣,橫亙在我國北方大地上的“金界壕”同樣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傑作。金界壕雖然沒有萬里長城那樣雄偉壯觀,但也凝聚著北方古代民族的智慧和勇敢,是當今人們瞭解歷史、研究歷史的有利見證,從建築規模上看,僅次於萬里長城。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橫穿於內蒙古東西的金界壕共有三條,在霍林郭勒市境內的屬於第二條。據《金史》記載,霍林郭勒市境內的金界壕和邊堡屬於臨潢路管轄。在霍市境內,東從達來胡碩蘇木寶日呼吉爾村向西南延伸,經珠斯花火車站、東和熱木特村、查格達村至錫霍5號界樁後入錫林郭勒盟境內,境內全長約30公里。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金界壕也稱“舊界”、“長城”、“舊寨”、“兀朮長城”、“明昌長城”,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全長5000餘公里。金界壕由東向西貫穿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等盟市。在扎賚特旗綽爾河右岸分為兩條,其南線又分出一條岔壕。三條界壕略呈“川”字形進入科爾沁右翼前旗境內,猶如臥龍蜿蜒在崇山峻嶺、邊塞重地。之後,其中一條經興安盟西進蒙古國,兩條進入通遼市的霍林郭勒市和扎魯特旗境內,然後向西延伸。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1981年,考古部門在對霍林河礦區內一號古方城進行清理時,發現城內佈局井然,有街道、房屋建築、帳篷臺基、水井等,出土了大批鐵鏃、鐵蒺藜、鐵刀等軍用武器和線墜、瓷盆等生活用品。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金界壕的位置一般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雖屬交通要道,卻無險可守。遠處的群山若隱若現,墜入雲霧之中;近處倒是視野開闊,一馬平川。金界壕包括壕塹、界堤、壕堡、邊堡等設施。壕塹寬8~10米,深4~5米。界堤分為主堤和列堤,主堤高6~8米,寬度為8~10米。築堤材料均就地取材,平地取自挖壕的土方夯築,山地用石料壘砌。主堤頂部構築有雉堞,每隔150米左右建一個馬面,上有鋪房供守軍休息。主堤上還設有小城門,以便出入。城門外修有甕城,外觀與馬面相近,增加了小城門的隱蔽性和防禦能力。從壕塹底部到主堤頂部,高達10~13米,形成一道近似城牆功能的防禦牆,故有“金長城”之稱。為增強主堤的防禦能力,在主堤與壕塹前修築附屬的副堤和副壕,副堤高約4米、寬約5米,副壕深、寬度都是4~5米。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據史料記載,修建界壕時,主牆築好後,再在其南側挖上內壕,修起副牆,在其北側挖上外壕。這一套下來,整個壕體寬已逾50米。近千年後,有的地方,外壕尚深過7米,寬逾8米,風蝕土淤仍未有大的改變。由此可以想象,再好的馬沒有助跑要翻過高7—8米的主牆也是難上加難。即使能夠勉強翻越主牆,副牆、內壕也會讓來者人仰馬翻,跌入壕中。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2005年6月下旬,為了全面瞭解在霍林郭勒市境內金界壕的現狀,喚起人們保護歷史文物古蹟的意識,進一步發掘文物古蹟旅遊資源,由新聞媒體組織發起了一個“穿越金界壕”特別行動。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霍林郭勒市攝影愛好者自發組成一個遼都考古攝影活動,這是他們在途中拍攝金界壕的橫切面,對金界壕的夯土結構進經研究。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2019年8月央視拍攝組來霍拍攝專題片,工作人員向文物管理部門負責人瞭解霍林郭勒市境內金界壕情況。

揭秘歷史風雲舊事丨霍林郭勒市金界壕 · 古方城

1975年境內的古方城被原哲里木盟列為重點保護遺蹟。

2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霍林郭勒市境內的金界壕、古方城、邊堡與其他地區的金界壕一起,被列為國家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金界壕也成了內蒙古自治區境內35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2年,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下發文件,規定了境內30餘公里長金界壕兩側500米範圍內為保護區域。


來源:霍林郭勒市文化和旅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