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著中印兩國外交人員在莫斯科舉行的高級別會談達成多點重要共識,已經喧囂了四個多月的中印邊境局勢終於有了初步降溫的跡象。當然,基於印度方面內在的戰略訴求和一以貫之的行為模式來考量,再加上根據咱們自己的“高分”系列衛星拍攝的畫面顯示,印度軍隊依然在曼冬錯一線各戰術要點與我軍形成對峙態勢。
來源:地理公社
咱們應當認為,印度“想搞事”的爪子遠遠沒到被按住的時候,距離西藏的冬季大約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不排除印度一方面會為了建立更有利於己方的防禦態勢、一方面也為了在談判桌上拿到更多籌碼,繼續組織戰術級的滲透行動。
南海地區的複雜局勢
西部邊境地區的局勢暫時落停了,接下來“出現問題”的,當然就是從今年年初以來,基本上就沒有消停過、美軍艦機不止一次過來搞所謂的“自由航行”或者偵察窺探的南海地區了。而且總體來看,南海地區所面臨的情況,怕是要更加複雜:
美軍偵察活動頻繁
一方面,是美軍使用戰略偵察機對南海、甚至整個東南沿海各預設戰場實施的ISR/ELINT作業沒有任何中止的跡象。咱們之前曾經說過,美軍在八月份出動了三十多個架次的戰場監視、電子偵聽與測向、反潛巡邏機飛赴南海、東海實施偵察,相比七月份還是有點下降的。而進入九月份以來,美軍的偵察航次“不減反增”,到9月11日左右已經出現了14個架次的偵察行動,機型涵蓋了RC-135W“聯合鉚釘”電子偵察機、E-8C“聯合星”戰場監視飛機、RC-135S“眼鏡蛇球”彈道導彈監視機等,還不包括可能來偵察、但未開應答機的U-2S與RQ-4A、MQ-4C幾種有/無人戰略偵察機。
RC-135W“聯合鉚釘”電子偵察機
E-8C“聯合星”戰場監視飛機
RC-135S“眼鏡蛇球”彈道導彈監視機
而咱們之前也說過不止一次了:按照美軍海空聯合作戰的作戰教範,諸如E-8C、RC-135W這樣的機型,在“空海一體戰”中是作為偵察監視的作戰前導型力量存在的。既承擔對我東南沿海戰役節點的信息收集、摸清我海空作戰力量戰役佈勢的任務,又承擔對後續進入戰場的美軍戰略轟炸機、海軍航母艦載機、巡航導彈核潛艇指示目標的任務,是美軍部隊的“耳朵”和“眼睛”。美軍在東南沿海、尤其是南海地區的戰略偵察行動日益增多,雖然可能如部分大佬預測的那樣,僅僅是為了“避免中國軍隊在東部沿海採取進攻性行動”,但是咱們當然也要擔心美軍這是要採取軍事冒險行動。
U-2S高空偵察機
RQ-4A“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MQ-4C“人魚海神”(“全球鷹”的海軍改進版)
美軍及僕從軍的軍事活動複雜化、實戰化
另一方面,是美軍聯合各僕從軍在中國南海、蘇拉威西海、菲律賓以東一直到關島附近的軍事活動日漸複雜化和實戰化。如在9月5日左右,日本海自第四護衛隊群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伊勢”號,就被西方商業衛星拍攝到出現在我西沙群島附近,同時出現的估計還有第二護衛隊群的“愛宕”級“宙斯盾”防空艦“足柄”號。
畢竟,從9月11日開始,“伊勢”號和“足柄”號已經出現在了關島附近海域,與美軍“伯克”級驅逐艦“巴里”號、澳大利亞海軍、韓國海軍在關島展開“太平洋先鋒”實戰演習。相比以軍事外交為主、在實際的戰役戰術層面上意義較為有限的“環太平洋-2020”,“太平洋先鋒”從演習科目設置上來看極具實戰色彩,設置了包括水面艦艇制海、聯合防空、搜潛攻潛等多個高級戰術科目,統合日、韓、澳等國海軍力量遂行海上戰役的意味極其濃重。而接下來,美軍在9月14日到25日,還將在關島附近海域實施由印太司令部主導的“英勇盾牌”系列演習,前不久從橫須賀實施整備出擊的美海軍“里根”號航母、“新奧爾良”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日耳曼城”號兩棲登陸艦等參演,從參演規模上看,“英勇盾牌”聯合軍事演習又比“太平洋先鋒”演習擴大了不少。
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近期在南海地區實施的演習開始逐步有“越線”的跡象:如在9月8日,美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隊(MEU)在中國南海地區首次實施了VBSS(登臨檢查、搜索扣押)訓練,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搭乘MV-22B運輸機,對某艘目標商船實施了空降和扣船行動。聯繫到今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某位上校號稱要用“海盜船”去搶劫中國商船、也聯繫到美國海軍陸戰隊今年以來搞的軍改,美海軍這次帶有濃厚的“切斷海上運輸線”意味的演習行動,雖然規模不大,反倒更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印太地區國家開始逐步聯動整合
最後,則是印太地區國家開始逐步聯動整合,如近期,日本與印度兩國政府就簽訂了《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根據這一協定,日本自衛隊和印度軍隊在聯合演習期間,可以共享食品、燃料、備用零件等物資,可以相互使用運輸服務和軍事設施,如在日本海上自衛隊趕赴印度洋的行動中,日本海自就可以使用印度位於安達曼群島的軍事基地,而印度海軍也可進入位於吉布提的日本後勤保障基地,甚至能直接使用日本在東亞的軍事基地。
日本和印度9月9日簽署了《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
而接下來,印度與美國還將簽署多個軍事合作協議。根據外媒的報道,美國和印度已準備簽署共享地理空間防禦情報協議。有印度官方人士稱,雙方很可能會在本月舉行高級別會談,並根據會談成果,正式敲定印、美版本的《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和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內容,美印將共享偵察衛星和其它態勢感知系統的目標數據,進一步提高印軍目標定位和導航能力與美軍的行動能力。同時,據說印軍與美軍的“物資互助協定”也在考量中。
和很多人的有限解讀不同,在大伊萬看來,印度與日本、印度與美國、加上日本與美國本來就已經存在的一系列合作協定,實際上已經呈現出一種非常危險的圖景:不僅僅是能夠確保印度海軍在太平洋海區或者日本海自在印度洋海區的活動自由,也不僅僅是能符合印度方面一直以來想“東進”、日本方面一直想“西進”、兩國都想謀求更大的戰略影響力的圖謀。
從更高層次、也就是美軍的角度來看,日、印實際上是在美國主導下的合作,其實已經有了在整個南海到安達曼海,再到阿拉伯海也就是整個印度洋海區,構建統一的海上偵察情報與戰役體系的雛形。畢竟物資能夠互助,也就意味著艦隊能夠自由行動,而情報能夠共享,也就意味著艦隊能夠統合作戰。尤其是對於印度軍隊說,如果真的能夠在關鍵時刻“共享”(其實也就是美軍提供)美軍的GPS、天基和空基ISR/ELINT單元的偵察數據,等於給印軍省了一大筆構建對海偵察監視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的錢,基本等於無本萬利的買賣,對印軍戰鬥力提升也會極其顯著。
中國周邊環境不容樂觀
故而,總體來看,和大多數人認為的、認為咱們可以靠DF-21D或者DF-26A“包打天下”、美軍艦隊“根本不敢靠近海岸”這種蜜汁自信完全相反,大伊萬認為,目前在中國南海、印度洋“生命線”上,咱們當前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
地緣政治角度
首先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咱們現在面臨的,其實已經是一個超級強國、帶著兩三個“地區強國”、加上一堆騎牆派的圍攻,而且這些強國、次強國與我國不是有根本的結構性矛盾,就是有現實矛盾、對抗關係,我國與這些大、小強國打交道,利用外交手段轉圜的餘地正在越來越小。
來源:百度地圖
說句非常不客氣的話,我國目前觸碰的,其實已經觸犯了地緣政治鬥爭中最基礎的兩條定律:一是不要同時和多個強國處於對抗狀態、二是不要在周邊處於對抗狀態。我國現在不僅正在與超級強國、一堆次級強國處於事實上的對抗,而且這些大小強國不是處於我國周邊、就是在我國周邊處於“戰略平衡手”的位置。最關鍵的是,目前在我國的前面,再也沒有一個體量足夠大、可以用來“擋槍”的勢力了,地緣政治上總體態勢的崩壞真可見一斑。
軍事戰略角度
其次是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強敵當下正在依託其強大的遠洋艦隊實力、航母打擊群與戰略空軍部隊遂行“空海一體戰”的能力、海基天基態勢感知系統作業能力。
今年7月美日澳海軍在菲律賓海
一方面在態勢、偵察、情報層面上加快對周邊國家兵力的整合,使得不管是強敵的大艦隊、還是周邊次級強國的中小規模艦隊,在遂行針對中國海軍的作戰行動時,均可以得到強敵統一的戰略情報、態勢感知、目標指示支援;另一方面,則是在逐步強化強敵自身實施艦隊決戰和“遠端封鎖”的戰鬥力,尤其是在中國海空軍反介入與區域拒止作業區、航空制海火力殺傷區範圍內遂行艦隊決戰的能力,也尤其是在中國的“海上生命線”印度洋海區聯合其它國家,共同實施遠端封鎖的能力。
總而言之,大伊萬認為,儘管目前我們的DF-21D、DF-26B等反艦彈道導彈依然犀利,儘管我們花費巨資建立起來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依然能夠高效地發揮作用,但強敵和一系列次級強國也沒有閒著,人家也在針鋒相對、緊鑼密鼓地在地緣政治、軍事戰略上實施佈局,南海乃至印度洋海區的暗雲,還要繼續翻湧下去,我們在戰略上,可能也要進入一個相當困難的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