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大家好,我是鳧魚。

很多朋友們養鸚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鸚鵡的說話能力,大家希望教會鸚鵡說話後,在平時飼養中能有更多的樂趣。我在其他文章或者視頻中,或多或少的介紹過怎麼教鸚鵡說話,但是很多朋友的鸚鵡會幾句話之後,始終無法再進一步的學會更多。今天鳧魚就詳細介紹下怎麼教鸚鵡說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有更好更高效的辦法,鳧魚也希望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出來。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鸚鵡的選擇

並不是所有鸚鵡都能說話,我們想訓練鸚鵡說話,首先必須選擇一種開口幾率大的品種。像牡丹或者玄鳳,幾乎是沒有任何幾率開口,不管你掌握了多麼好的訓練技巧,我個人都不建議你去做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鸚鵡開口幾率大的有:灰機,折衷,亞馬遜(除橙翅),和尚,亞歷山大,大菲,吸蜜,虎皮,金剛,葵花,月輪等,這些品種中,也有說話能力強弱之分,一般常規認為灰機,亞馬遜和折衷是說話能力較強的,其他相對較弱,中小型個人比較推薦和尚。當然,並不是說你選擇了這些鸚鵡它就一定會說話,除了品種外,你還需要明白的是,這些鸚鵡必須是雛鳥(手養)飼養才有幾率,比如虎皮,亞歷山大和大菲,它們開口的幾率並不低,但是由於市面上常見的是野鳥或者非手養的,所以它們說話的比例相對來說較低。而且,就算是灰機,它應該算得上是終身學語且幾乎每隻灰機都能說話,但是有個前提條件是它小時候就已經開口說話了,如果你買了只還沒開口的成年灰機,那它說話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在實際的飼養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公鳥相對來說,比母鳥說話能力強。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開口問題

想要鸚鵡說話,讓它學會第一句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相對來說也是最簡單的。純粹只是讓鸚鵡學會第一個詞作為開口,我個人建議最好最簡單的辦法還是錄音轟炸。或許大家可能聽其他人說他自己的鸚鵡從來沒有用過錄音機,都是人教,不要用錄音機什麼的。我不否認人教的效果,但是作為絕大部分鸚鵡來說,它所說的第一句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甚至有些鸚鵡三個月左右開始教說話,到了七八個月才能開口,我個人並不認為大部分人能夠做到四五個月的時間每天都能抽出時間來教它,面對不可預知的開口時間還能一直保持興趣盎然。用不耽誤時間的方法開口能夠讓人得到開口時的驚喜,且不打擊人的積極性,所以我個人認為錄音轟炸是訓練鸚鵡開口說一句話最好的辦法。目前我所接觸到的朋友們的鸚鵡,用錄音轟炸後,還沒有不開口的。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會說第一句話之後

鸚鵡學舌其實還是比較厲害的,訓練過鸚鵡說話的人可能大部分人聽到鸚鵡第一次說話並不是你在教它的時候它突然開口說,或者說它開口的第一句話甚至都沒當著你的面說。往往我們在另外的一個屋子的時候,突然聽到它冒出一個詞來。鸚鵡自己對於說話這件事情還是比較害羞的,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它開口後,一定要立即給予正面的獎勵,比如誇獎它或者撫摸它或者給予食物獎勵。我個人是建議訓練說話期間是給予食物獎勵,並不是說誇獎它和撫摸它沒有效果,而是因為和後期的訓練會產生矛盾,這個後面再講。當鸚鵡發現自己說話,能得到獎勵,那麼它們就會嘗試著從小聲到大聲,從悄悄說到當著你的面說。我們很多朋友的鸚鵡,自己悄悄會說,但是當主人面對它要它說的時候,往往它就不開口了。所以不管是第一次開口,還是後期學會新的詞彙,我個人是建議都給予食物獎勵作為正面的回應。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不僅僅是要它學舌

我有兩個朋友A和B,他們的鸚鵡都是和尚鸚鵡,且是同一窩,都是公鳥,大小都差不多,買回家後一段時間,我同一天問他們鸚鵡會說話了麼。我和他們的聊天記錄是這樣的:

我:和尚會說話了麼?

A:才會說三個詞,你好,再見,hello。

我:B的會兩個詞,你好和再見,但是他的運用到場景中了。

A:哦。

我:和尚會說話了麼?

B:會兩個詞了,你好和再見。我回家它會對我說你好,我離家時給它說再見,它也會跟我說再見,有時候我剛開門打算要出去它就自己說再見了。

我:A的比你多一個詞,hello,不過它只會說,不會運用到場景中。

B:那還行哦,都三個詞了。不過我的也快了,哈哈哈。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從他們兩個不同的回答來看,雖然A的鸚鵡比B還多學會一個單詞,但是他的回答中隱隱的表現出了對它自己鸚鵡的失望——“才會說三個詞”。而B的回答中,我甚至感覺到了他得意的神采。正常來說的話,自己的鸚鵡比別人的還多學會一個詞,不該會有這樣的表現。不過自己的鸚鵡會說話的可能會理解A的心情,一隻鸚鵡會說話了,前期作為主人會非常興奮,終於會說話了,沒浪費時間,會三五句話後,好多人就沒當初的興致了,尤其是長時間的卡在一個地方無法教會,更會表現出失望,很多人的鸚鵡教會三五個詞之後,基本也就不特意去教了,會所謂的順其自然,或者抱怨說早知道只會說幾句,當時應該買灰機了什麼的。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爭論過錄音機教和人教的優劣,雖然我們兩個的觀點絕大部分相左,但是其中有一點我們都認可的,那就是互動性。像上面A和B的例子,即便B的鸚鵡不在學會新的詞彙,A的還能再學幾個詞彙,最終可能A依舊會比較失望,B卻並不一定會對它的鸚鵡只會兩個詞而覺得枯燥乏味。大部分鸚鵡一生也就只會幾個或者十幾二十個詞,但是當長久以後它毫無規律和毫無意義的說這些詞,那就和叫聲區別不大,給你的感覺不如第一次聽它說話時的驚豔。而即便鸚鵡只會說少量的詞彙,但是能正確的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與人有明確意義上的互動,那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並不會感覺到乏味。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怎麼讓鸚鵡的說話能力運用到場景

或許上面B的例子會讓部分人覺得神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和訓練鸚鵡技能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發出口令(動作)——鸚鵡回饋——正面獎勵——持續鞏固。比如說你現在的鸚鵡會一個詞:你好。在人類社會中,你好應該是在第一次見面,或者一天中的第一次見面上用到。那麼當你的鸚鵡會說你好後的第二天早上,或者你的鸚鵡非常容易說出你好後的第二天早上,你見到它,跟它說你好,它也說你好,然後你給予獎勵。可能因為開始你教它說話的時候,它說一句你好,你就給予了獎勵,但是到了需要運用到場景的時候,就不能每次它說了就給獎勵,而應該是它運用到了正確的場景中後,你再給予獎勵。雖然它並不明白你好的意思,也不明白什麼場景中該用,但是它眼裡會有獎勵,當它在非正確場景中說了,你沒有給予獎勵,而在正確場景中用說了,你給予了獎勵,慢慢的它也就會明白了。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也許我把這個說得比較複雜了,像上面B的例子,他是每次回家要求他的鸚鵡說你好,他希望他的鸚鵡運用你好是在他開門進家之後,大家也可以那樣,而且那樣訓練更簡單。你把鸚鵡放在你開門它就能看到你的地方,你假裝在門外,然後打開門,對這它說你好,它回應了,立即給予獎勵,反覆多次訓練,也就好了,到後期就是你開門進家,它自動就會說你好了。同理,如果你的鸚鵡現在會兩個詞或者多個詞了,訓練也是一樣。比如你好和再見,你想讓它在你進門的時候說你好,在你離家的時候說再見,那麼當你進門後,你對它說你好,它也許會回覆你好,也可能會回覆再見,如果當它說你好,那你給予獎勵,如果它說再見,那你就不給予獎勵,多幾次,它也會明白你好該什麼時候用。再見也是這樣的來訓練。當然,後期熟練後,就不需要特意的再給食物獎勵了,只需要你給予正面的回應即可。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我上面說過,在訓練說話的時候,給予正面獎勵,我建議是給食物而不是撫摸誇獎什麼的,是因為可能我們後期想教它說的話中會有需要我們做撫摸動作的詞彙。比如說:撓撓,或者撓癢癢這種比較可愛的互動。而且對於鸚鵡來說,獎勵中的食物是相對更容易隔斷的,所以我個人是建議在訓練中是用食物獎勵而不是其他的。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人教好還是錄音機教好

上面說了些大家感興趣的內容,現在來講講比較枯燥的內容,到底是人教還是錄音機教好。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因鳥而異。我非常不認可有人說的人教比錄音機教更好。就像鮑參翅肚大家都知道好,但是就是有些人虛不受補,或者並不能頓頓有,餐餐吃。很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回家已經精疲力盡,還得每天抽出時間來做並不知道終點在哪裡的事情,會非常累也不現實。作為人教,我僅僅只是不否認它的效果而已,如果你每天有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耐心,有足夠好的脾氣,我覺得你可以選擇自己面授。但是如果你脾氣也不好,時間也不多,耐心也不足,你非要選擇面授,其實那是自作自受。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部分人說面授比錄音機好的地方在於互動性上。其實我個人並不認可人教它說話就是具備互動性。想象一下你教鸚鵡的時候,它在那站著,你嘴裡不停的自言自語的說話,這裡的互動性究竟在哪裡?或者說你不說話,身上裝個錄音機在放,只是你在鸚鵡的面前而已,這種方式和你自己說話教,到底有什麼區別?我自己確實見過有人邊和鸚鵡玩兒,邊教鸚鵡說話,然後它的鸚鵡在玩兒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詞彙。但是如果你和鳧魚一樣是一個糟漢子,先天性嗓音粗獷本來就不如別人女孩子教的效果好,為何還非要去自己面授呢?所以我個人的意見是,大部分人可以選擇錄音和麵授相結合,最優的方案是錄音教會它一個詞,你再來教它運用這個詞。當然,實際中的情況會比想象中更加複雜,所以我們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儘量面授下,如果你恰巧發現其中一種方法更適合鳥也更適合你,那你就直接運用即可。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到底應該怎麼教

上面說了那麼多一直沒有說到最重要也是最枯燥的也是最簡單的——教的問題。我個人建議不管是人教還是錄音機教,只需要避免一個問題——不要一次性只教一個詞。教過鸚鵡說話的人應該都知道,鸚鵡學說的詞,並不是每個詞所需要的時間都一樣,而且並不是每個詞都能學會。平時在教鸚鵡說話的時候,絕大部分人教的第一個詞是你好,從邏輯上來講,如果你僅僅教一個詞,而剛好你教的這個詞你的鸚鵡學不會,那豈不是就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所以我建議是大家一次性教三五個詞,如果其中一個詞它學會了,然後去掉學會的這個詞,再補充其他新詞進來。有時候教到後期,到了瓶頸期,大家也可以嘗試把現教的詞全部去掉,重新教其他的幾個詞,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讓它學會盡可能多的詞。

怎麼才能更好的教授鸚鵡說話,讓它成為聰明的鸚鵡

教授環境最好需要比較安靜,因為鸚鵡天生膽小,外界如果聲音太大,非常有可能性會驚嚇到它,導致它精神不集中。有人說教鸚鵡說話早上和傍晚效果好,原因是因為鸚鵡早上和傍晚的時候比較愛叫,這個時候教是最好。我並不否認鸚鵡早晚愛叫的天性,也不否認這個兩個時間斷教效果也還好(前提條件是吃飽了的情況下)。只是我想說的是,並不是非得這兩個時候,如果你是面授的話,我個人認為只要是鸚鵡精神比較集中的時候(比如你教它說話,它偏著頭看著你)就可以教授,不用非得早晚。對於每天教授時間長短,我個人建議是人教半個小時以上,錄音兩個小時左右就行。時間太短沒效果,時間太長面授人受不了,錄音鳥受不了。

以上就是鳧魚對於教授鸚鵡說話的經驗,當然,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也並不一定是最高效和最科學的,僅此作為參考,如果能對大家有所用處,鳧魚就滿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