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家族,祝家族越來越好

播州,位於今貴州北地,轄地和今遵義市相當。唐貞觀九年(635年),唐太宗以“隋柯郡之柯縣”為由,在柯郡的北部地區,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等六縣之地。

十一年,“省郎州並六縣”,十三年,“又於其地復置播州及恭水等六縣”,即在原郎州之地置播州,轄恭水等六縣。“播州”之名,自此而始。此後,“播州”區劃屢變,或為州,或為郡,或為都督府。

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改“播州”為都督府,置都督。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改播州都督府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唐肅宗復播州郡為“播州”。

楊氏家族,祝家族越來越好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播州土著叛亂。次年,代宗命“榮率師南征,剿撫並用,蠻方永靖”,以羅榮為六州都督、沿邊招討使,負責率兵平叛,隨後羅榮率兵鑿山開道,剿撫並用,7年之後,播州叛亂被平定。

平定叛亂之後,羅榮被代宗“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封播州侯,自此播州成為羅氏的世襲封地。

後羅氏統治了播州八十餘年,歷經四代傳至羅太汪。大中十三年(859年),崛起於滇西北的南詔國向東擴張進攻播州,羅太汪戰敗,播州丟失。次年,唐宣宗派安南都護李鄠率兵擊退南詔國,播州重回羅氏之手。

可好景不長,鹹通二年(861年),南詔羅閩氏族部再次佔據播州,羅太汪再次戰敗,後逃往瀘州。乾符三年(876年),羅太汪在同族楊端的協助下,率八姓族人自瀘州出發“逕入白錦,軍高遙山。據險立呰,結土豪蔣、黃三氏,為久駐計。蠻出寇,端出奇兵擊之,大敗。”一舉擊潰佔據播州的南詔羅閩氏族部。

楊氏家族,祝家族越來越好


後唐朝廷再次冊封羅太汪為播州大首領,楊端為播州刺史,自此播州歸羅氏、楊氏共同管轄,但是因羅氏後人太過無能,播州的最高統治權終被楊氏所奪。之後楊氏開啟了對播州長達725年的實際統治,自唐末楊端入播,楊氏共傳27世,至末代楊應龍敗亡。

乾德三年(965年),楊端後人楊實率播州上下軍民歸附宋朝。宋廷詔建播州、遵義軍與遵義縣,雖設州縣,但播州之地仍為楊氏所控。至宋亡,至元十四年(1277年)楊氏十六代土司楊邦憲上書忽必烈“本族自唐至宋,世守故土,將五百年,今願納土內附”歸順元朝,而後忽必烈授予楊邦憲紹慶、珍州、南平等處邊宣慰使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