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戰俘營,遭遇暴風雪,他們活著走出西伯利亞雪原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在德國進攻波蘭的同時,蘇聯也佔領波蘭東部,波蘭士兵拉維奇不幸被蘇軍俘虜,蘇聯當局懷疑他為德國間諜,判處拉維奇25年苦役,押往位於伊爾庫茨克的戰俘營。戰俘營位於西伯利亞的荒原,周圍渺無人煙,冬天氣候酷寒,條件艱苦異常。

身陷戰俘營,遭遇暴風雪,他們活著走出西伯利亞雪原

蘇聯戰俘營

戰俘營的嚴酷環境,蘇聯人認為戰俘很難逃出。因為離開營地,就意味著死亡,所以他們對戰俘的看管比較鬆懈,這讓拉維奇萌生了逃走的想法。

在戰俘營期間,他認識了幾名獄友,包括美國人安德烈。

一天晚上,趁警衛不注意,拉維奇偷偷將安德烈約到了牢房後的雪地上,說出了他的逃亡計劃。 拉維奇認為,往西走,遲早會被抓住;而往東走,直至太平洋都是蘇聯領土,對逃犯來說也不利;只有往南走,才有可能逃出。

安德烈被俘前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他依據在蘇聯從事間諜期間對這一地區的偵查,判斷他們就在貝加爾湖以北約五百公里處,只要向南到達湖邊後,再往南走就是蘇蒙邊境。

這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為了成功逃出戰俘營,他們制訂了詳細的逃跑計劃,儲備了充足的食物。

1941年4月9日晚上,風雪交加。拉維奇認為機會來了,他拉起熟睡的安德烈,指著雪地上的腳印說:“這場大雪可以掩蓋我們的行蹤,我們今晚就能動身”。

安德烈搖搖頭:“你瘋了嗎?現在是暴風雪,我們會被凍死的”。 拉維奇認為這是天賜良機:這樣的糟糕天氣,戰俘營的看管定會鬆懈,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安德烈最終被說服了。

深夜,拉維奇等六名戰俘帶好糧食和水,悄悄走出牢房。快到鐵絲網附近時,他們迅速衝過去,用工地上的剪刀剪斷鐵絲網,直奔森林而去。拉維奇等人拼命奔跑,風雪越來越大,大家漸漸支撐不住,但在拉維奇的鼓勵下,大家堅持逃亡。天亮後,暴風雪終於停了,他們也從蘇軍的追捕中逃了出來。

逃亡之路,比想象的還要艱難。很快,他們攜帶的食物吃完了,拉維奇等人自力更生,他們啃樹皮,吃草根,做繩套捕獵物,甚至爭奪猛獸口中的獵物。走了許多天,大家都沒有到達貝加爾湖。

為了保存體力,拉維奇獨自一人去找貝加爾湖。他頂著狂風,踏著大雪,在體力耗盡之前,終於找到了貝加爾湖。這一刻,他欣喜若狂,顧不得勞累和飢餓,拼命往回跑。

三天後,眾人看到了明鏡般的貝加爾湖。繞過貝加爾湖,他們來到蒙古,好客的蒙古人讓拉維奇等人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當時蒙古已和蘇聯結盟,他們不敢久留,決定冒險前往中國西藏。

身陷戰俘營,遭遇暴風雪,他們活著走出西伯利亞雪原

戈壁沙漠

經過艱苦的跋涉,到1941年10月,拉維奇等人終於抵達西藏地區。在藏民的幫助下,他們在嚴冬時節奇蹟般跨越喜馬拉雅山,終於在1942年3月抵達英屬印度,結束了一年來的逃亡之路。

身陷戰俘營,遭遇暴風雪,他們活著走出西伯利亞雪原

喜馬拉雅山

他們穿越了四個國家,跋涉了六千多公里的戈壁荒漠,經受了嚴寒和缺糧斷水絕境,用生命的代價,詮釋了什麼是自由。

身陷戰俘營,遭遇暴風雪,他們活著走出西伯利亞雪原

拉維奇等人創造了生命奇蹟,成功挑戰了不可能,他們的生還絕不是偶然。

首先,他們對逃出戰俘營做了周密的計劃。如熟悉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計劃科學的逃亡路線。當時的情況,向西跑很可能被抓獲,而向東會被嚴酷的自然環境逼上絕路,只有向南借道蒙古和中國就會到英屬印度,這才是出其不意的一招。正是這招為他們求得了最大的生存概率。

同時,他們選擇了一個適合逃出的天氣——暴風雪之夜。在看守最鬆懈的時候,他們成功逃出。而準備的足夠的食物和水,使他們在最初的逃亡生涯中,得到了食物的保障。

其次,他們有一個意志堅定而又善於協調組織的核心——拉維奇。在這場逃亡中,拉維奇充分發揮了作為主心骨的作用,他不僅在暴風雪之夜堅持奔走,還在大家找不到貝加爾湖的時候自告奮勇探路,他把一個領導者或精神領袖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在一個團體中,有強大的核心領導,往往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再次,拉維奇等人能活著逃出戰俘營,與他們的這個團隊團結協作,發揮集體智慧關係密切。在逃亡路上,他們六人始終擰成一股勁,中途沒有一個人散夥而各奔前程,依靠集體,他們戰勝了飢餓、寒冷,以及恐懼。互相鼓勁、幫助,讓他們贏得了一條活路。

拉維奇等人創造的逃亡奇蹟,讓我們認識了人在極端條件下所迸發的強大的生命活力。所以,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無比的潛力,如果能很好的激發它們,那我們的人生就會如“夏花”之絢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