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要變成一個會說話的人也得學會“死皮賴臉”

信昂企業管理

如何變成一個特別會說話的人?

無論工作、生活,還是談戀愛,我們都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所思所想、分享情感。我覺得所謂“會說話”並不是指專挑別人愛聽的說,而是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時恰當地表達自我意願。學好這一項的技能,無論對於戀愛、人際關係或職場,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1、聆聽&掌握節奏

所有說話招人討厭的傢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遇到過“拷問型”的談話者。翻開你和他的聊天記錄,10段對話裡,其中90%都是他在問你各種問題,小到你爸媽在哪裡上班,大到你的收入和私生活。這種“獨特的交流方式”,讓你有一種被敵人抓起審問的錯覺。

除此以外,我還知道一些“表演型”的談話者,他們基本不給你說話的機會,全程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多牛X,再塞給你一套人生大道理,簡直煩到沒邊兒了。他們不需要正常的交流,而是熱切地把每一次談話變成舞臺,給大夥兒來一場免費的脫口秀,只為了能滿足自己狂熱的表演慾。

你當然可以提問,但是一定要掌握好頻率和隱私的邊界;不要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要給對方一些說話的機會。談話節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決定了你們是否能愉快地進行交流。順便說一句,如果你不討厭對方,可以嘗試微笑、保持友好的表情。

在任何一場談話之前,都請記得要聆聽對方,而不是胡說亂問一氣。

2、不要吐槽,要委婉

大概吐槽的風氣太重,所以大家開始覺得“吐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有時候,看吐槽的段子是挺爽的,可輪到自己身上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尤其被不夠親密的人吐槽,你估計會挺生氣的。在現實生活中,除了相聲演員以外,吐槽並不會讓你看起來風趣幽默,反而會讓人覺得你“缺乏禮貌和教養”。吐槽的討厭之處在於,你在對方的痛處上撒上一大盆鹽,就是為了展示“一針見血的廉價趣味”,它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相反還可能會讓事情看起來更糟糕。

即使在拍出《破產女孩》這種片子的美國,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措辭都是非常委婉有禮貌的。在生活的場合中,大家都傾向於“May I Ask your name?”代替“What is your name?”;男生請客付賬時,經常說的是“I will take care of it”,請注意“take care”這個用法。

你若是希望被認為是一個舉止得體的人,那就一定要多多使用敬語和感謝,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多說“請”、“麻煩您了”、“不知道您是否方便”等禮貌用語。當對方為項目做出了貢獻的時候,多說一些“謝謝你在XX方面的付出……”;拒絕他人要求時,你可以態度堅定,但是要採用委婉的措辭,你可以說“真的非常的抱歉,這個事情我確實沒辦法幫忙,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其他的方法,比如說……”。

總之,不要扔下一句話就走掉,要讓對方感覺到他是被重視,被尊重的。

3、精準地理解他人的信息

許多人之所以說話讓人煩、說不到點子上,往往都是因為不能精準地理解他人所傳達的信息,或者是傲慢到已經不屑於理解他人了。

當他人對我們說一句話的時候,實際上是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在回饋這個信息之前,我們有必要對這個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

首先,你要判斷對方的情緒,他是開心的,沮喪的,還是迫切需要安慰?其次,你要稍微停頓,在腦海中提煉一下對方說話的重點是什麼。還有,他為什麼要這樣說,他的動機又是什麼。下一個問題是,對方希望你解決、解答什麼問題?

最開始使用這種方法,可能會有點累,但是堅持思考,你會發現自己說話的能力在很短時間內會獲得提高。

說到底,表達能力的提高源自於思考。

4、精準地表達觀點

A和你借錢,你勉強說“好”,對方會高興,但是你就未必了;濫情的EX求你複合,你要是說“沒問題”,對方欣喜若狂回家睡了個好覺,從此你的噩夢就開始了。

在說話前,不要為了讓對方開心就答應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尤其面對重要的承諾,請摸著自己的心,問一句“我希望這個事情是怎樣的?”、“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的?”。你可以在態度上讓對方覺得很舒服,但是在具體決策上,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內心。

在明確好立場後,你需要在腦海裡把繁瑣的思路用1、2、3的順序整理出來。當思路和脈絡變的清晰後,你再嘗試把信息一條一條地傳遞給對方。

總而言之,在開口前要想清楚,不要著急胡說八道和承諾,更不要把亂七八糟的思緒一股腦地扔給別人。有條理的表達方式就像是37°夏天裡的一根冰棍,帶給人一種清爽的快感;在職場上使用有條理的表達方式,同事和老闆也會覺得你更專業,更值得信賴。

5、認同對方的感受

當對方覺得很糟糕的時候,故作高冷的甩下幾句“人生就是這樣子的啊”、“這個就是你的選擇”,真的挺讓人煩躁的,這些大道理誰不懂,誰又不會說呢?有時候,朋友向我們尋求意見、找我們傾訴的時候,實際上是對我們信任的表現,他們認為這一刻的脆弱是可以和我們分享的。

無論是否能為他做一些什麼,都至少先要肯定他的情緒,不要吝嗇安慰的話語和溫暖的擁抱。

有時候,“被認同”是最好的療傷藥;對於陷入困境的朋友,一句“我懂你”、“不要哭,有我在”比任何訓斥都更能讓他們覺得寬慰。

6、我不是教你阿諛奉承

有人會擔心地問,“學習說話”是否等於放棄了真實的自己?

我的答案是,嬰兒時期的你哭鬧不停,現在的你懂得了剋制,是否等於你失去了自我?當然不是,任何人都是隨著時光、經歷不斷進化或退化的,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你。

我們早已經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抱著“我不要失去自己”的藉口來躲避修正自己,是一件蠻幼稚的事情。耍酷確實重要,但還是不要在關鍵的事情上耍酷比較好。

我不認同阿諛奉承和拍馬屁的價值觀,也不提倡大家做這種事情。“學習說話”強調的並不是這個,它強調的是照顧和理解他人,以及精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它是一項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技能,就像學習烹飪或學拉大提琴一樣。

無論你是否相信,語言終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既有溫暖人心的力量,也有本事讓你感到萬分痛苦,它不僅變化莫測且具有不可預知的魔力。通過和朋友、和愛人的交流,我們漸漸開始相信“我在這個世界並不孤單”,所以,請好好珍惜人類這項特殊的技能,認真地掌握它、對待它。

想成功,要變成一個會說話的人也得學會“死皮賴臉”


想成功,“死皮賴臉”未嘗不可

職場上工作的這些年,也見到了不少的人,不過大多數都只不過是萍水相逢,人生過客。一旦哪一天分開了,說不定再無見面的機會,但是有一個人卻讓我印象很深。

此人叫李濤,面前我們都喊他小李。這個人長的並不出眾,口才也只是一般,而我們的工作卻是整天和客戶打交道,所以剛來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他,甚至很多人背後打賭說他幹不了多久。

果然一個月過後他還真和大家想的一樣,一個客戶都沒有。很多人碰到他這種情況肯定會倍受打擊。但是他的表現卻出乎我們的意料,這樣的業績不僅沒有影響他,反而讓他每天更加勤奮。

後來聽他自己說自己現在已經和一個大客戶聊上了,但是聽完客戶的名字以後,大家都感覺非常可笑,因為那個客戶是出了名的難搞定。而他只不過是一個新人,自身形象也不怎麼樣,所以根本沒有人相信他能拿下那一單。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很多人甚至都已經忘記了他說過的話。直到有一天領導紅光滿面的跑進來宣佈:小李把那個公司公認難搞定的客戶給啃下來了。我聽了以後不只是驚訝,更是震撼。

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小李一直以來都堅持每隔幾天到那個大客戶家裡面拜訪一次,儘管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但是從沒有放棄過。這一晃就是幾個月,那個大客戶可能感覺有點厭煩了,也有可能是比較同情這個小夥子,所以讓他先做一個策劃案,自己看看結果再說。本來是打發他的話但是他卻聽出了希望,回去很認真的完成了策劃案,而且對於客戶的意見也都充分的考慮了進去。客戶看到他這麼認真,終於答應讓他先做一單。

這麼一件讓所有人感覺不可能完成的事,讓這個其貌不揚的傢伙完成了,那些比他有口才,有形象的人在他面前輸的一塌糊塗。

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死皮賴臉是一個貶義詞,但是有時候我們還真的需要這麼一個精神,放下面子,敢於嘗試,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牢牢抓住。相信一句話,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你已經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