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2020年的4月,新亞強硅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亞強)已經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書。

新亞強是一家專業從事有機硅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新亞強獲評江蘇省瞪羚企業。

新亞強在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有兩個生產廠。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三甲基氯硅烷綜合利用的企業,佔地90畝的一廠是老廠,主要生產的是以六甲基二硅氮烷為核心的有機硅功能性助劑,年產量超過萬噸。二廠,佔地200畝,主要生產擁有自主產權的苯基氯硅烷系列產品。

自動化控制的化工廠

在一廠門衛處經過體溫測量及詳細登記,我們才進入廠區。

作為化學制品廠,廠區內沒有任何化工原料的特殊異味。

要進入生產區,必須經過安檢二道門。

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生產區的安全二道門

在安檢二道門前,有一個液晶顯示屏,顯示當前進入廠區人數,以及各個車間的具體人數。將手機關閉後,戴上安全帽,在專職人員帶領下刷卡進入廠區。液晶顯示屏進廠人數隨著我們一行人的進入,數字在跳動著。

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DCS控制室

在工廠DCS控制室,七名工人緊盯著電腦顯示屏,密切關注著相關的生產工藝參數變化。

“我們的生產全封閉,靠自動化控制生產設備,生產車間內人很少,每個崗位只有兩三個人在現場監測設備運行的工藝參數。”隨行的新亞強副總劉春山介紹。

在產品堆場裡,三名工人正在查驗罐體。

“這些是我們的核心產品六甲基二硅氮烷,主要應用於有機硅新材料、製藥、電子化學等領域,這一批貨主要發到日本和韓國。”劉春山介紹,公司產品主要遠銷德國、泰國、日本、美國、印度、法國、韓國、荷蘭等海外市場。已與美國邁圖集團、日本信越集團、藍星星火、邁蘭印度、日本住友、齊魯製藥集團、印度太陽藥業、先正達、陶氏杜邦、贏創、哈藥總廠等全球知名有機硅生產企業和製藥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在產品灌裝區,一排排百餘個罐體整齊地排列著,很是壯觀。

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灌裝區

旁邊便是新亞強硅新亞強最先進的電子級硅氮烷灌裝生產線,投資一千多萬元建成,配有一百級的潔淨度的潔淨間,工人進入生產區必須經過風力潔浴室清潔3分鐘後,方可進入。

“罐體經過潔浴室清潔後,自動進入我們的全自動開蓋灌裝機,灌裝結束後,進入流水線上,轉到包裝車間。”生產部部長李志剛說。

參與制定國家標準

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作為新材料方面的高新技術企業,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就是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創新驅動發展,從‘製造’向‘智造’躍升。”劉春山說,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三甲基氯硅烷綜合利用的企業,我們一直深耕有機硅細分領域,始終注重研發投入,每年研發投入佔營收比超3%,以2019年為例,公司投入2500多萬元用於研發。

付出終於有回報。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專利25項,其中發明專利12 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曾先後獲得高新技術產品認定4項。公司產品種類從原料深加工的甲基系列拓展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基及苯基系列產品。特別是高級別的苯基系列產品,新亞強掌握了從原料生產、單體、中間體及深加工產品全部產業鏈的產品工藝。

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產品堆場

作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新亞強將標準化工作上升到公司發展與競爭的戰略層面,把制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作為提升公司主導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2016年以來,新亞強依託公司建有的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苯基單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了工信部發布的《工業用三甲基一氯硅烷》行業標準的編寫;還參與了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發布的《六甲基二硅氮烷》《電子電器用加成型耐高溫硅橡膠膠粘劑》《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七甲基二硅氮烷》等 6 項團體標準的編寫,其中《六甲基二硅氮烷》團體標準被工信部評為2018年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25個優秀項目之一;另外,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編寫的《工業用二苯基二氯硅烷》《甲基二硅氮烷偶聯劑》《甲基二乙烯基二硅烷偶聯劑》已進入工信部2018年第三批行業標準制修訂和外文版項目計劃,為我國有機硅材料標準化、 國際化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款產品擁有全球競爭力

最高市場佔比超6成多

憑藉技術優勢、產品品質優勢及良好的市場信譽,新亞強在所屬細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公司生產的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雙封頭和二苯基二氯硅烷在細分領域優勢非常突出,具有較強的全球競爭力。

宿遷深耕新材料,由“製造”向“智造”躍升

實驗室

“2015年和2016年,公司六甲基二硅氮烷產品銷量在全國市場佔有率均超過 45%,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 30%”, 新亞強副總劉春山介紹,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11月,公司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該產品全國出口數量中的佔比分別為54.25%、62.90%和 49.63%;乙烯基雙封頭在該產品全國出口數量中的佔比分別為 51.00%、45.79%和 60.30%;二苯基二氯硅烷在該產品全國出口數量中的佔比分別為45.04%、49.10%和57.00%。

新亞強二廠主要生產自主產權的苯基氯硅烷系列產品。在二廠研發中心西側,新的生產車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我們的甲基和乙烯基系列產品供不應求,一廠的產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才在二廠這一片擴建生產車間。”劉春山說,現在我們在搶時間,爭分奪秒地在為疫情後擴大產能做準備。(記者 蔡秀娟/文 楊群/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