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湘軍為何能剿滅百萬太平軍?蛇吞象曾國藩用了最笨方法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10萬湘軍剿滅了擁兵百萬的太平軍。曾國藩用了最笨的方法,為何能取得空前的戰績?

十萬湘軍為何能剿滅百萬太平軍?蛇吞象曾國藩用了最笨方法

1844年,洪秀全與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玕等人開始準備,1850年在廣西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建立“太平天國”。1852年5月19日,太平軍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克武昌,太平軍人數增至五十萬(裹挾難民);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寧(今南京);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定都金陵,太平天國實力達到了鼎盛。

鎮壓太平天國,1853年3月,清朝先後派欽差大臣向榮在金陵城外孝陵衛建“江南大營”,清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城外建“江北大營”。 江南江北大營是當時集結起的最後兩支直接聽命於咸豐帝的野戰軍之一(另一支為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由全國各地質素較好的綠營官兵組成。

1856和1858年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兩次被太平天國圍殲,華東地區清朝主力綠營野戰軍潰滅。此後,曾國藩的湘軍成了剿滅太平軍主力。

十萬湘軍為何能剿滅百萬太平軍?蛇吞象曾國藩用了最笨方法

為協助綠營和八旗兵剿滅太平軍,1853年1月21日,曾國藩奉命幫同湖南巡撫張亮基督辦湖南團練,後來稱為湘軍。

曾國藩1838年考中進士,為官10多年時間從未接觸過軍事。組建湘軍,他用的是中國傳統兵法,編制仿照明朝戚繼光的營制,陸師以營為基本單位。每營編營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長夫一百八十人,合計每營六百八十五人。水師每營編快蟹船一、長龍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隻,員額為四百四十七人。

湘軍將領主要是湖南人,大多是曾國藩的同鄉,同學、門生和親屬。湘軍的士兵由營官自招,上下層層隸屬,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曾國藩治軍重在思想紀律而不在技術性的訓練,他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同鄉觀念組建了湘軍。

湘軍剛組建時僅有5000人,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

湘軍起初素質和戰鬥力低下,兵力也遠少於太平軍。湘軍人數達到最高峰總人數才12萬左右,而太平軍動輒可以糾集五六十萬的兵力。曾國藩治軍、作戰學習孫子兵法,行軍和作戰採用了最笨的方法,主要戰法如下:

1.防禦為主,以逸待勞。湘軍和太平軍都是以前膛的抬槍、鳥槍和劈山炮為主,射程近、精度差,攻堅能力不足。這樣的技術條件,有利於防守方。湘軍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不擅長野戰肉搏,但是裝備較太平軍好,採用防守戰術、揚長避短。

2. 行軍過程穩紮穩打。湘軍每到一地,哪怕只宿一夜,必然深溝高壘,嚴密佈防,營壘未成不得休息、吃飯。湘軍每次行軍,精銳為前衛、後衛,中間是長夫、輜重,派遣斥候巡查四周,避免中伏。湘軍一天之中最多行軍六個來小時,而且各營要互相支援,不得冒進,一日行程也就三十餘里。機動性非常差,但是決少中伏或被偷襲。

3. 紮寨必須佔據有利地形。湘軍紮營,一定要選擇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免被斷水。如果能夠有高陽之處更好,切忌紮營於低窪潮溼的地方。

4. 控制長江,戰略機動。有了制江權,湘軍的戰略主動大大加強,部隊轉移主要靠船運輸,後勤給養也採用水路運輸。

扎硬壘、打呆仗,湘軍戰法看似笨拙,其實是以拙勝巧的妙招。湘軍在戰爭中不斷髮展,幾乎每次戰鬥都是以少對多,湘軍1千人駐紮能防禦太平軍1萬人,湘軍3,4萬人能進攻太平軍10萬人。

安慶戰役,湘軍在太平軍營壘四周紮營,切斷城中糧食和水源,太平軍因為缺水而潰敗,兩萬餘悍勇的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天京戰役,曾國荃築壘圍困天京,李秀成率領數十萬兵力猛攻湘軍,反覆進攻達四十餘天,始終無法突破湘軍的防守,付出巨大代價之後不得不後撤。

最終,曾國藩用用最笨的作戰方法,發揮中國傳統軍事智慧剿滅了太平軍。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影響了幾代人,他的為人做事哲學對現在還有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