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蒋凡背后吃瓜大戏,看戏人比戏中人幸福

王尔德曾说,性关乎权力。这句话得到了在蒋凡事件上可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吃瓜群众而言更是喜闻乐见。上周末,阿里和蒋凡成为互联网圈的焦点。这一切始于4月17日那条微博“花花董花花”公开点名张大奕,“这是最后一次警告,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而深陷其中的淘宝总裁兼天猫总裁蒋凡,将这场大火烧至阿里。

4月20日上午,阿里巴巴-SW(09988.HK)早盘股价下跌近2%,报203.6港元。截至上周五港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为207.6港币,今日开盘阿里股价205.4港币,按照开盘价来算,阿里港股市值跌去472.16亿港元。

据悉阿里集团CPO(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在公司内部称,蒋凡由于个人家庭问题没处理好,而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要认真反思,也应该向大家道歉,对于相关传言,公司会正式成立工作小组进行调查。

蒋凡是互联网圈的后起之秀,甚至有阿里接班人之称,但其实这是个谬误。据称阿里的调查将会主要集中在蒋凡治下的淘宝、天猫是否与如涵控股存在利益输送,回应外界“利用职权照顾情人”的传闻。

因为家庭丑闻最终引起了大企业高管的离职的事件,其实并不鲜见,在美国有着惠普曾经的CEO马克赫德一系列案例,除了丑闻就基本会下台,在国内互联网圈也并不发案例,比如京东曾经的那件众所周知的事件。这并非无足轻重的家庭事件,因为大型企业的重要人物也可以理解为半公众人物,会受到更加严厉的道德和舆论审视,虽然社会从法律层面来说无法评价,但一个大企业对引起了舆论忠实的高管家庭事件重视并进行调查也是必须的。所以很快蒋凡就发表声明欢迎调查,而案例也马上成立了工作小组来进行调查。如果是个人事务就属于个人层面处理,但是已经进入了公众层面并影响了公众运营,那就不是小事,关乎到了公司的品牌。而且这件事情还存在利益关联的可能性,那么阿里对这个事件的调查结果也考验着阿里。

当年2010年底到2011年初,阿里的蒋芳在一封邮件中汇报工作时,爆了粗口,原因是她发现“中供”部门内存在供应商内外勾结,员工拿巨额回扣的现象,调查结果触目惊心。集团上下对此大为重视。这直接牵扯到阿里B2B团队负责人、中供部门直属上级,时任阿里全球副总裁、阿里CEO的卫哲。最终,曾被认为是马云接班人的卫哲,引咎辞职。这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大企业高管高高在上,这就是所谓李鸿章所说,利器在手而杀心自起的含义。处于高位的人会可能被美化或者被包装,被媒体变成一个超于一般人的形象,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人。正如同马克思所说,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处在复杂的工作当中,人的自然属性也不会面灭,所谓食色性也。这在任何机构都会这样。所以不管多么谨慎地选择高管,高管仍然可能有各方面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意外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就如同本性是人的一部分。

目前阿里还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出现,而事情涉及到的当事人也十分低调,可见各方还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意见。本身阿里强调自身是注重价值观的企业,而且里面涉及到潜在的利益诉讼

而对于当事人而言,无疑估计是会五味杂陈的,压力最大的应该是蒋凡,好不容易到了这个位置,自古以来号称的太子压力也是最大的,当然太子本来就不好当,互联网企业也不存在什么太子,当年百度的号称太子的最年轻的副总裁也最终黯然谢场。

当然对于阿里这样的企业而言,事件一出有人就说百年阿里可能不能实现了,也有一些危言耸听的因素,本身一个企业繁荣百年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自古以来能延续百年的组织除了宗教机构和公立事业机构以外,能延续百年的企业非常少,因为企业本身是要基于某种需求来通过某种技术或者组织方式来满足需求的,即使没出这样的事件,百年阿里应该也是一个激励因素和目标,而很难成为现实。那么这么一件事情就会让百年阿里不成为现实或者走向衰落,也是小看了阿里。

所以最终的结果,可能就看各方面的智慧了。有时候,可能就是这么戏剧性开场,也可能沉闷结束,而马爸爸,我估计大概率不会就此发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