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盛樂古城:孝文帝遷都洛陽前,特地巡幸盛樂,向祖宗告別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是一個歷史大事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先祖們都埋葬在故都——盛樂,今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地區。

呼和浩特盛樂古城:孝文帝遷都洛陽前,特地巡幸盛樂,向祖宗告別

孝文帝是鮮卑人,鮮卑人從漢代開始,已經從北方逐步向南面遷移了;到了西晉時期,鮮卑拓跋部已進入陰山一帶。​

公元258年,拓跋部從五原東移到呼和浩特平原,以盛樂為基地向外擴張勢力;經過數十年的南征北戰後,到了公元308年左右時,拓跋部佔領的疆域已是十分廣闊,他們將佔領地區分為三部分:一部駐在東面,大約在今河北張家口地區北部及錫林郭勒盟南部;一部居中,大約在今涼城縣岱海以北地區;一部駐在西面,即以盛樂為中心的呼和浩特市附近一帶。

呼和浩特盛樂古城:孝文帝遷都洛陽前,特地巡幸盛樂,向祖宗告別

到了公元315年,駐在西面的拓跋部首領猗盧建立政權,以盛樂為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為南都,轄境包括今大青山以南、烏蘭察布盟南部、山西雁北地區的大部分。

此後,鮮卑拓跋部曾幾度被匈奴擊敗,失去了領地;到了公元386年,拓跋佳霸佔一方,自稱魏王。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第二年改號為皇帝,正式建立了北魏王朝。

北魏王朝建立後,盛樂城雖在政治上已不再是中心,但在盛樂城中還建有官殿,留為皇帝巡幸時居住。後來的北魏皇帝之所以出巡盛樂,主要是為了拜謁在盛樂城南面的金陵,這裡是北魏王朝遷都洛陽前埋葬皇帝和皇后的陵區,而且很多開國功臣也都附葬在這裡。​

有鑑於此,當年孝文帝拓跋弘遷都洛陽前,特地巡幸到盛樂,專門向金陵安葬的祖宗們告別。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隨著北魏王朝的覆滅,盛樂城也逐漸沒了光彩,暗淡了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