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鹹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俗稱“扁食帽湯”,因當地人把餃子叫做扁食。

這道美味是粉絲湯和餃子的完美搭配,既能把粉絲湯的單調口味變得豐富,又能讓單一的餃子配以鮮美的湯料,完美結合,口味絕妙。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孫嘉淦吃到老家的兩種風味食品,讚不絕口,直吃的肚子鼓脹才罷休。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吃畢,孫嘉淦沉思片刻說:粉湯吃起來雖香鮮可口,但品種太單調,若能把餃子與粉湯融為一體那該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餃子混在粉湯內,端給孫嘉淦吃,孫嘉淦吃後感到兩種混在一起吃比分開吃要可口。

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的原料為細粉絲、小扁食、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要、香油等。粉絲多自制,山藥搗碎,過篩,做成澱粉,澱粉內配以適量自礬,用極細的小孔(香頭粗細)的漏瓢,漏入滾沸的鍋內,熬約十分鐘,撈出,搭在木架上,半乾後收起,晾乾。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青紅絲多用雞蛋製作,雞蛋放入炒瓢內,攤薄,待焦黃時取出,切成細絲。小扁食餡有素葷之分,素餡多用白菜、粉條、豆腐拌以香油等調料做成,葷餡有羊肉、豬肉之分,羊肉餡多用蘿蔔,豬肉餡多配白菜、粉條。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製作冒湯先把水燒開,把事先準備好的細粉絲、小扁食按吃食人數,適量下鍋,一般一碗冒湯下餃十個。煮熟後措在小碗內,舀點湯,撒上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蔡,灌以胡椒、花椒、生薑、食鹽、醋,辣椒等調料湯,即可食。食時配以拉絲烙餅更是可口。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的名字,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粉條上蓋了餃子,形同人戴了帽子;一種是取其諧音“冒”、“茂”同音,說明冒湯生意越來越興隆;一種是寓意吃冒湯的人,吃了之後,家庭興旺發達,能廣進財源。

晉善晉美·晉味道: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製作技藝越來越精湛,上世紀八十年代傳至省城,深得省城人民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