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文/謝炯【美國】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法庭進口處,站著三個警衛,排隊的人只有我一個。先到11樓,空空蕩蕩。下到大廳,轉用另一部電梯到5樓,只有一個警衛坐著守門。問明我是前來上庭的律師,他對照桌上的名單,讓我進到4號法庭,裡面只有3個人:法官,法庭助理和政府律師。法官很陌生,黑髮,高大,南美裔,三十幾歲。我有點納悶,處理我這案子的法官是個中年婦女。剛想轉身離開,他叫住我,“你走的沒錯,我現在負責所有的囚犯案。”負責囚犯案的原來有5個法官,兩週前,法庭有人得了冠狀病毒,不得不關門,現在剛剛重開。我在法庭坐下,早晨8點40分。

Varick法庭處理屬於紐約但是關在新澤西各監獄的有刑事記錄的非法移民。監獄裡正在大規模爆發冠狀病毒,州政府已經下令釋放了一批非暴力犯人,但是非法移民的事情比較複雜,儘管關在州監獄,卻歸聯邦政府管轄,必須由移民執法局同意才能釋放。很多非法移民犯的罪並不嚴重,但近幾年來,政策收緊,有汙點的非法移民很少得到假釋。儘管疫情橫行全球,料想移民執法局也不可能將任何非法移民送出美國。但是,美國的聯邦制是個錯綜複雜,互相牽扯的龐大系統,既有公平的長處,也有低效的缺陷,往往權職分明,沒有事情由一個人說了算。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案子還在不同法庭吊著,人就放不出來。從3月26日起,我就在聯繫檢控官,好在州里比較容易,4月10日拿到了刑事法庭結案單。一星期來,我企圖申請電話上庭,但移民法庭關門,電話和電郵無人搭理。要不要去呢?法庭這樣的公眾場所肯定充滿病毒,重開前儘管消了毒,也難保人進人出,帶進新冠。忐忑再三,感到責任在肩,難以推諉。

缺乏恪守職責的人民,社會必定癱瘓。疫情深重的鑽石公主號的意大利船長為什麼最後一個下船?不是為了英雄的稱號,而是履行職業道德。疫情,暴露了社會職業道德的普遍敗落,好比在新澤西,40%的死亡發生在老人院和康復中心,光是AndoverSubacute一家老人院,就死了70人,其中有個叫Casella的醫生自從疫情爆發後就請假躲在家中,還振振有詞地對紐約時報採訪的記者說,他去不去都改變不了結果。

我查了一下AndoverSubacute的背景,發現4年換了2輪老闆,現在歸屬一家以色列投資公司,投資公司外包另一家醫藥公司經營,平時管理就問題叢生。美國的醫療系統,既有全世界最先進的設備和人才,也最為凌亂不堪,隨便送一次急診後,會收到來自5到6家機構的賬單:救護車,醫院急診部,心臟科醫生,麻醉師,輻射科醫生,康復師,藥房等等。我經常幫我母親處理醫療賬單,往往看的七竅生煙。整個醫療系統各自為政,又好像陰謀串通一氣從病人身上榨取錢,而保險公司起到的更多是中介的作用,出面壓低醫生們的漫天要價。醫療系統是美國唯一徹底背離市場運作規則,事先不用宣告收費標準,事後胡亂收費的地方。幾十年來,幾代總統都圖謀改革現有的醫療體系,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失敗告終。相對而已,律師行業的市場規則清晰簡單多了。

8點40分到10點,助理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和監獄的視頻室,翻譯公司接通。先接通的是Orange縣監獄,等待每個犯人出現在視頻,一直到12點,法官才處理完Orange的案子。我的客人在Bergen縣,助理打過去,接不通,可能中午吃飯。等到下午1點,又打過去,接通了,但Bergen監獄新冠爆發厲害,我的客人在隔離區,不能上視頻,只能讓他語音。案子不算成功,平素的話我不會輕易認輸,但在非常時期,結案比什麼都重要。2點離開法庭前,我再三關照政府律師把檔案趕緊交回給移民執法局。

地鐵口,只有兩三個騎單車的青少年在打鬧。天很冷,寒風凌厲,縮著頭在法庭附近的西村走了一圈。昨日梨花今成蔭,怎不叫人白雙鬢。

州長宣佈“宅家令“延續到5月15日。很多州的美國人抗議,不肯再宅在家裡。

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家附近有兩家中國超市:大華和美東。美東先開張,大華後開張。大華離家近,但美東出售中成藥,我需要中藥時,依然會去美東。九點到美東超市,門口已經排起了戴口罩的長隊,儘管是中國超市,來美東的一半以上非華裔。昨天,大多數報稅的美國人領到了聯邦政府發的$1200紓困金,今天,全體出動購物。

美國是個純消費社會,全世界生產的一半物資大概都被美國人買走,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幾乎不積蓄錢,也不為銀行數字低落過於擔憂,一旦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消費大軍沒錢花了,全世界的經濟必定迅速走入蕭條。來美三十三年後,我對美國社會和文化非常熟悉,唯一無從理解的是美國人的消費觀。好比尼爾,每星期不買點毫無用處的東西便渾身難過。冠狀病毒會不會改變美國人的消費觀?我不看好,哪怕膨脹的消費慾導致我們過度消耗地球資源,天生短視的人類,一定會先耗盡資源嚐到苦頭再說。

太早到超市也有壞處,鮮肉和生魚尚未運到,貨架空空如也。“全國緊急令“執行後的一個月,貨物供應鏈顯然出了問題,尤其是海外進口的蔬菜水果和速凍食品,開始斷檔。美國市場上充斥著全世界的舶來品,好比越南大蝦,巴西火龍果,只是我們習慣了它們的存在,很少注意出產地而已。採購本身已經不再是件消閒的事情,店員面無笑容,顧客神情嚴肅,迅速往購物車裡扔些新鮮食品後匆匆離去。美東超市平時生意就不好,目前硬撐著,看樣子來日不長。生意,和身體一樣,能否在疫情打擊下生存下去,就看生意本身的基礎底子,底子強,也許撐過了,不強,將隨著這次疫情中毒死亡,從目前關門的健身房美容院到還能開門的超市醫生診所,無人倖免。

有媒體要採訪。我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

為什麼寫日記?坦率說,因為寫不出詩,才寫的日記。寫慣的人很難停筆,寫作即是心理需要,也是生理需要。但是不管寫什麼,我的第一讀者總是自己,分享給大家出於作者必定有的野心。再說,我極不願意就病毒的源頭和政府的功效在目前情況下進行評論。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查明源頭也許有助生產疫苗和解藥,卻對防止未來同樣事件的發生起不了什麼根本性的作用。查不查,源頭都離不開人類的錯誤行為,或者吃了不該你吃的,或者動了不該你動的,病毒流傳出來,對人來說,多少有點活該的意味。而政府的任何行為,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既有作用也有副作用,需要看到的是,不管哪種做法,病毒對人類社會的衝擊都是巨大無比的,早封城也許降低新冠死亡人數,但提高了因封閉失業和經濟停擺等原因帶來的另類死亡;晚封城維持了社會的正常運作,但病毒擴散,死亡無數。既難以顧全方方面面,也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只要人類繼續擺弄聰明才智,無視篡改大自然包括人自身基因成分的危險,危險便永遠存在,新冠事件不過大自然對人類的牛刀小拭,看不到這一點的話,死多少人都是白死。

午後,給母親送去兩袋食物。每天,老人中心的工作人員會給母親家送點東西,但品種和量非常有限,主要得靠家人購買和發送。陪她走到VanVorst公園。見有行人沒戴口罩對面走來時,我們像兩隻被高光燈照到的野兔,迅速躲進街旁的草叢,面朝街心,一動不動。

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陽光明媚,開到新澤西中部的南山。曾經在南山住了十年,儘管公園已關,南山中有不少無人管理的林間山道,我們走了6英里。

天高雲淡,鷓鴣和雲雀歡跳在枝頭。

下山,開到Jeff的猶太餐館買了麵包圈和煙燻魚。Jeff來自斯洛維尼亞,娶了個日本婆,至今不明白一個是猶太人,卻很驚訝我們開到這麼遠來買東西。住在Livingston時,我們每週末到他的餐館吃早餐。一路上,尼爾抱怨他的幾個朋友消失無蹤,不回電話。我懷疑很多人得了憂鬱症,不想再聽到任何人的聲音。

在Target買了一堆生活用品,最空的貨架居然是罐頭食品,百思不得一解。

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一清早收到無數詢問微信和電郵。原來川普昨晚推特,說他在考慮簽署行政命令,暫時全面叫停移民。用的理由牽強至極,說是為了對付無形的敵人和保護美國人的工作。一時眾人喧譁。我馬上找到他的推特看群眾反應。回敬川普推特的95%是惡毒的謾罵,很多人罵他企圖轉移目標做政治秀,85萬人感染,4萬5千人死亡,全國半數失業,很多人要把這筆賬算在他頭上。還有人指責他違憲,發誓跟他鬥到底。實際上,美國疫情嚴重,3月中旬開始,移民局和領事館已經暫時叫停了所有移民背景調查和簽證面談,不安排面談等於不發籤證和綠卡,現在跳出來以保護美國人工作的名義簽署暫時中止命令,實屬馬後炮。可惜,大部分美國人參不透其中把戲,而大部分外國人斷章取義後如驚弓之鳥,全部上了川普的老當,此君為人狡黠,既剛愎自用又出爾反爾,行為的目的性極強,經常拋出模稜兩可的推特,然後見風使舵。果然,一到下午,新聞報道說,總統現在澄清他的推特,只是暫停在60天內發綠卡。疫情給了全世界的政客一個盡興表演的大舞臺, 當人們戴上口罩的同時,他們卻褪下面具,露出真容。

二月二十八日,我寫了一首詩,名為《俄國套娃》:

六歲那年

我病了

出院那天正逢中蘇友好日

首長前來視察

送給每個小病人

一個俄國套娃

那天

天很藍

湖水碧綠

成排的楊柳如舊戲臺上婀娜的宮女

我躺在三輪車後的棉被中

路過長坡時,蹬車的父親

用力地乾咳幾聲

扭頭看看我

我閉著眼睛假寐

卻在棉被下偷偷地玩套娃

我打開一個又一個

每一個都披著鮮豔的中亞頭巾

大而圓的好看眼睛

上翹的長長睫毛

圖案相同

神情卻有微妙的差異

我打開一個又一個

一個比一個小

一個比一個接近真核

可是最裡面最小的那個

卻是打不開的

搖一搖,咚咚作響

被封在最小的套娃中的是

更小的套娃嗎?

到家了

父親將我抱進屋

套娃被他忘記在那輛

從街道居委會借來的三輪車上

很多年過去了

我仍然在想

打不開的那個套娃中

封著的究竟是什麼。

午後,河面上颳起了大風,黑壓壓的雲如烏鴉成群的翅膀籠罩著曼哈頓的摩天大樓,水浪皺起,朝大海的方向湧去。哈德遜河上,早就不見了晚出早歸的國際郵輪,現在,連遊艇都消失無蹤了。

雷,從天邊一路滾下來。

從星期天晚上開始,渾身骨頭痠痛,喉嚨底部彷彿蓋了塊木板。我氣管敏感,經常生病,很熟悉這種狀況。不管新冠還是舊冠,馬上量了體溫,正常,97華氏度,吞下維生素C1000毫克,銀翹解毒丸4片,606消炎片2顆,退燒藥2片,纖維丸4顆,然後喝下五大瓶檸檬水,一大鍋粥,煙燻魚,碎肉卷,奶油烤土豆,洋蔥。治癒毛病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把病毒逼出體內。折騰了二天二晚,今晚終於見效,感覺到木板變軟,病毒離開了身體。到底有沒有從此升級到“群體免疫”隊伍中的一員,還有待抗體測試。

疫苗遲遲發明不出來,連一開始嚴守有效的俄羅斯,日本和新加坡都在失守的邊緣,冠狀病毒顯然打定主意要在人間生根,因此“群體免疫HerdImmunity“已經漸漸成為我們對抗冠狀病毒的最後堡壘。多麼具有諷刺意義啊,我們因群感染,現在卻要靠群免疫。

終於,出版了一本書。《石雕與蝴蝶:胡弦雙語詩選》,一本彷彿在上個世紀完成的翻譯集。

【作者簡介】

全球戰疫文藝作品專輯(11)|謝炯:紐約疫情日記④

謝炯,詩人,律師,詩歌翻譯家,出生於上海。1980年代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工業管理系,1988年留學美國,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和法律博士學位。2000年在紐約創辦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為美國知名移民法律師和雙語作家。出版有個人詩集《半世紀的旅途》(2015)、散文集《驀然回首》(2016)、詩集《幸福是,突然找回這樣一些東西》(2018)、翻譯集《十三片葉子:中國當代優秀詩人選集》(2018)、隨筆微小說集《隨風而行》(2019)、詩集《黑色賦》(2020)、翻譯集《石雕與蝴蝶—胡弦中英雙語詩集》(2020)、翻譯集《牆上的字——保羅·奧斯特詩歌全集》(2020)。2017年榮獲首屆德清莫干山國際詩歌節銀獎,作品在海內外各文學雜誌廣為發表,併入選海內外多種選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