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癌症,似乎是一個代表“死亡”的字眼,有人曾經跟我說:”得什麼別得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哪怕你有藥治,你也吃不起,到最後總是人財兩空的。”

根據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全國癌症統計,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增加了3.2%,由2014年的380.4萬人變為2015年的392.9萬人,多了12.5萬人。換算一下,可以認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有7.5人被診斷出癌症。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升高,我國癌症的死亡率卻下降了,根據數據顯示,目前癌症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40.5%,比過往十年提高了約10%,這無疑是值得高興的。

然而高興過後,我們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即使我國現在癌症生存率提高,但是相比歐美髮達國家,仍然有很大差距。

我國的癌症生存率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日本每年新發癌症患者總數呈上升趨勢,2014年約為88萬,2015年、2016年分別為98萬和101萬。從這可以看出,日本癌症發病率跟我國一樣,呈上升趨勢。

但是2020年3月17日,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公佈了的最新癌症生存數據,報告顯示日本癌症的整體5年生存率達到68%10年生存率達到57%。對比我國,差異立顯,這也顯示出日本在癌症診斷和治療技術上的巨大進步。

另外,根據ACS發佈的“2018癌症統計”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18年癌症的整體死亡率相比17年,又低了1.7%。而從更久遠的時間來看,美國癌症整體的死亡率近二十多年來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將近25%),也就意味著從1991-2014年期間,美國癌症的死亡人數減少了210萬。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這些數據的差距,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示,能否從他國的抗癌經驗中,優化出適合中國人的防癌建議?

美國:控煙運動延長了菸民的19.6年壽命

癌症死亡率的不斷下降,美國癌症協會把這歸功於控煙政策。

多項報告明確表示,菸草使用仍然是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菸草中至少含有15種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定義的“一類致癌物”,如苯丙a芘、六價鉻化合物、砷等。這些“致癌物質”對我們人體細胞內的DNA有很大的傷害,可增加基因突變機會,進而使細胞癌化,從而引起肺癌、胰腺癌、膀胱癌、口腔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腎癌、大腸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等十幾種癌症的發生。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在各項科學證據和分析結果的支持下,美國認識到抽菸的危害性,1965年美國法律規定在香菸包裝上必須有明確的香菸危害健康的標記。後來相關的規定陸續出臺,如提高菸草稅、不再僱傭任何使用尼古丁或菸草的人等。

2014年1月7日,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報道,控煙被認為是“現代歷史上最成功的公共健康運動”,美國50年的控煙努力已為800萬美國戒菸者每人延長了約19.6年的壽命

英國:BMI每增加5,罹患癌症的風險明顯上升

2019年,《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和聲明,研究對524萬英國成年人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顯示,英國每年出現的10種癌症病例中,與超重肥胖有關的病例就有1.2萬例。

而聲明則稱,“BMI每增加5,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明顯上升,其中罹患子宮癌的風險上升62%,膽囊癌上升31%,腎癌上升25%,宮頸癌上升10%,甲狀腺癌上升9%,白血病上升9%。”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為:(體重÷身高)²,一般來說,BMI指數在25-29.9之間會被認為超重,大於30則是肥胖。研究人員們強調了保持健康體重對於減少患癌風險的重要性。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避免肥胖,首先想到節食和運動,建議注意控制食量,避免暴飲暴食,少吃高脂肪、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合理膳食,也不要一概拒絕,導致沒有足夠的營養能量維持機體活力。

另外,平時多鍛鍊鍛鍊,一週不少於5次,一次不少於30分鐘,跑步、游泳、瑜伽等都是可以保持健康體重而且簡單的方法。

日本:重視防癌體檢,胃癌早期發現率80%

日本之所以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格外重視防癌體檢。日本也是胃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高發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死亡率比我國要低得多,原因就是“早發現早診治”,據數據顯示,日本胃癌的早期發現率高達70%-80%,預後效果非常好,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他們人均壽命排在全球前列的秘訣吧。

癌症篩查主要就是以癌症高危人群為主要檢查對象,這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早期的癌症,而早期的癌症,只要及時得到有效規範的治療,生存率可以顯著提高。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建議大家一定不要偷懶,尤其是像40歲以上的人群,是癌症的高發年齡段,更要重視癌症篩查。癌症的篩查項目有很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也不一樣,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篩查項目,比如年齡超過40,有吸菸的習慣,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的人,這些都屬於肺部癌症的高發人群,所以需要6個月或1年到醫院進行一次肺癌方面的篩查。如果自己不清楚應該做什麼檢查,可以諮詢一下醫生,避免過度檢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中海飲食減肥還能降低死亡率

地中海飲食主要是泛指希臘、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各地的一種飲食風格,其特點是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橄欖油之類的食物為主,少紅肉、高脂肪食物;食材簡單加工,減少烹飪過程中維生素及抗氧化劑的損失;用新鮮水果代替甜品、甜食、蜂蜜、糕點類食品;進餐時佐以適量紅酒等。

地中海飲食之所以被廣泛推薦,主要是因為它的健康作用。

一項由意大利科學家負責,共150萬名參加者的研究表明:採取地中海飲食可明顯改善健康狀況,可以分別使

總死亡率降低9%、心血管死亡率降低9%、癌症死亡率降低6%、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降低13%

不過地中海飲食雖好,但由於地域遼闊、風俗各異,於我國人群的飲食結構也有較大差距。所以如果嚴格照搬“地中海飲食”模式安排飲食,在實際生活中並不都可行。

所以只要保持核心觀念一致,細節操作上可以因人而異。如平時儘量堅持多蔬菜、多全谷雜糧、控制紅肉和加工肉製品、適量蛋奶魚類、少吃高度加工食品,適量運動。

癌症是可防可控的!4條國際防癌經驗,人人可以複製

預防癌症,是全球都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除了學習他國的防癌經驗外,我國也有在進一步的加強癌症的防患工作,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癌症死亡一直呈現只增不降的趨勢,而2004年一2010年期間的《中國癌症預防與控制規劃鋼要》表示:我國癌症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依次為吸菸、乙肝病毒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職業危害等。

所以,之後在這些癌症危險因素方面的防禦工作會更加加強,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積極對抗癌症,不要讓癌症肆意妄為!#健康科普排位賽##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最佳飲食榜首“地中海飲食”,真的適合中國人嗎?》.新京報.2019-01-22.

[2]《海外醫療研究:肥胖者患癌風險是正常者的3倍》.華夏經緯網 2017-03-03.

[3]《《中國癌症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 列出預防癌症四項有效措施》.中國抗癌協會.2007-12-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