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汗水 图像人生——记高邑县万城乡城照村人民摄影师谷文学、王风华夫妇

在中国乡村文化发展进程中,有许多贴近生活,反映乡土文化、生活习俗的事件发生,而代表乡村历史发展,人民生活变迁的乡村图片摄影的记录,成为反映生活的一种载体。

从军入伍 接触摄影

甘洒汗水 图像人生——记高邑县万城乡城照村人民摄影师谷文学、王风华夫妇

在冀中平原,石家庄市高邑县,一个地处太行山脉东临,史载汉光武帝刘秀在城南千秋台登基称帝的地方,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万城乡城照村,处于县城以西十公里,村中一对夫妇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致富之歌。他们的名字是谷文学,王风华。

谷文学出生于1951年3月,王风华出生于1951年9月。谷文学父亲谷孟勤,村中大队长,历任大队的文书(指村大队中从事统计、公文、后勤、工资发放的工作人员)、队长。在父亲从小的教导下,谷文学爱好读书、写画。高中毕业后,谷文学于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到河南开封装甲兵部队服役。由于文化较高,在部队营部从事宣传报道等工作,业余时间接触到摄影,就扛起了营队的照相机,用手中的快门记录下了部队战士刻苦训练、打拼报国的图片,也为今后从事摄影工作打下了基础。

退伍回乡 摄影致富

1977年12月,谷文学退伍回乡,分配到县民政局基层站所工作。妻子王风华一直在农村侍奉父母,教育子女。谷文学决定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摄影技术带领家人勤劳致富。万事开头难,买摄像机需要资金,由于当时高级器械少,洗相技术要求过高,把一项新鲜技术转化为自己能掌握的本领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他们多方借来1000多元,购置了照相机,洗相工具、基础相纸等。除了工作、农忙的时间,埋头研究,钻研和掌握了照相、取景、洗相、烘干、裁剪等整套技术。

技术掌握后,寻找商机成为日常的工作,他们从学校开始着手,每逢各个中学、小学毕业的日期,就深入各个乡中、小学与教导处对接,询问并简介自己的照相工作,力争把同学们毕业照、师生合影照作为体现乡村教育的一个缩影表达出来,力求用七寸照片展现浓浓的师生友谊。如此以来,只要哪个学校有毕业照需求,王风华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为全体班级师生排好队伍,架起照相机,用沉稳的快门把师生青春相聚的时刻定格下来,同学们、师生之间一张张灿烂笑脸构成了一幅幅美丽青春中的动人画面。当时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拍摄四寸、二寸、七寸等有限几个黑白照片,谷文学经过钻研,成功在一次曝光的底片上用钢笔、毛笔写上文字说明,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毕业照图片(附图),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十年来,王风华足迹踏遍了高邑九个乡中的每个角落,坊册乡中,万城乡中,王同庄乡中,营儿小学,北焦小学,高邑镇中学等等都成为她工作的地方,她深深地爱上了摄影工作,为大家照出最美丽的相片成为她生活中难得的乐趣。据不完全统计,她共为全县乡中、小学、毕业班照相600多期,寒暑交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甘洒汗水 图像人生——记高邑县万城乡城照村人民摄影师谷文学、王风华夫妇

甘洒汗水 图像人生——记高邑县万城乡城照村人民摄影师谷文学、王风华夫妇

在深入乡村照相中,她发现群众有追求更美想法,萌发了制作相片背景的念头,经过与丈夫谷文学商量,设计,由谷文学用彩画笔精心绘制了两幅相片背景布料,一幅长3米,高2.8米,图案是北京的颐和园,有风景亭、假山、湖水、石桥,远处有高塔瞭望,鲜花点缀;一幅是2米长,2米高,竹梅花图案。有了两幅新图的点缀和吸引,乡村群众纷纷赶来照相,照相的收入也日益水涨船高。

在为大家照相收费上,他们夫妇俩价格公道,只赚取合理的部分,每张七寸的合影相片只收七毛钱,加洗一张只收一毛五;四寸的只收四毛,加洗一张只收一毛,有时候加洗相片实行赠送一张,贴心的服务,低廉的收费,赢得了全县乡村人民的一片叫好,收入也每年攀升。

适应发展 拓展业务

在照毕业照、群众生活照的同时,也推出了生日照、家庭聚会套餐、结婚照等喜庆照片系列。在提前预约的同时,专门为家庭提供服务,并制作整理出一套纪念图片,并且还可根据大家的要求,在图片上用彩笔画出彩色背景,加写字体等,多方位的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甘洒汗水 图像人生——记高邑县万城乡城照村人民摄影师谷文学、王风华夫妇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摄影技术得到飞跃提升。彩色相机和高智能手机的出现,更使得原来的相机基本退出了照相市场,但是在那个物质和娱乐缺乏的时代,相机洗片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是历史长河里泛起的朵朵浪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