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哈哈哈還好還好對對對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民營企業都應重視財務管理,至於管理到什麼程度,可以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採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儘管有個別民營企業老闆不太重視財務管理,但如果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會給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是一個很大的坑。

企業財務管理混亂的主要方面:

1、資產不清晰,賺錢不賺錢老闆不知道。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單憑老闆一己之力是很難將企業的家底和是否賺錢算清楚的。資產不清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貨幣資金管理混亂。多頭開戶、銀行賬戶多,且不對賬,銀行未達賬項不處理,業務記錄不全面;現金不能做到日記賬、白條子抵庫;老闆和業務人員用微信和支付寶等辦理收付業務不及時報賬,不能及時進行業務處理,導致貨幣資金餘額不實。

往來款項管理混亂。往來款項的核算不準確,尤其是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隨意亂掛,不知道核算的是什麼內容;應收賬款和應付款項與客戶對賬不及時,也不做清理,張冠李戴記錯賬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應收的錢收不回來,不應該支付的錢卻付了出去。

有形資產管理混亂。存貨不及時辦理入庫,產成品丟了也不知道,庫存有多少也不清楚,存貨的存續狀態也不瞭解,時間久了存貨盤虧、毀損、過期或腐爛就會出現;在建工程已經完工也不辦理轉固,固定資產也不做清理和盤點,固定資產賬面和實物相差很大,重複記賬和漏記賬現象經常存在。

2、財務制度不健全,漏銅隨處可見。

有的中小民營企業根本沒有財務制度,甚至將財務管理當成負擔,覺得財務管理沒有必要。真的沒有必要嗎?如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中的貨款回收管理,如果銷售人員只是負責將產品賣出去就視同銷售任務的完成,那麼企業的貨款回收由誰來負責,有很多企業的銷貨款由於沒有人負責管理,導致呆壞賬的產生,給企業造成了損失。

3、會計核算不準確,無法提供有用數據。

有些企業的經營決策不是依靠數據,而是靠拍腦門或主觀判斷,使得企業不重視會計核算,業務方面也不配合會計核算工作,業務處理不及時,會計核算既不及時、也不準確,其核算數據也就無法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4、會計審批流程不健全或沒有流程。

企業審批流程的建立是企業實現事前控制的重要環節,有的企業流程不健全,而有的企業沒有相關的流程建設。如費用報銷的審批,如果沒有制度和審批環節,勢必導致費用報銷環節的混亂,如供職人員出差期間,住宿費的標準、交通工具的使用標準、各種費用的補貼標準、各種人員外出等一系列審批環節,哪些可以報銷哪些不可以,在審批環節都可以完成,而不是交給財務人員來判斷。

5、涉稅風險較大或多交稅款。

會計核算的不準確,勢必導致稅款的計算和解繳出現錯誤,並會帶來兩種結果:一是少繳了稅款,導致出現涉稅風險;二是多交了稅款,給企業造成了損失。

6、財務人員或財務團隊能力較低,職業素質較差。

財務混亂的企業,一般會計人員和財務團隊的能力和素質也會很差。財務混亂的企業很難招聘到優秀的財務人員,即使招聘了優秀的財務人員,也會流失掉,想必誰也不會在這樣的企業工作。如此,企業的財務就會惡性循環,也就會越來越亂。

7、資金管理混亂。

企業資金混亂的表現:企業有沒有錢不清晰,可用的資金是多少,外欠資金多少金額,都是那些客戶?應付的採購款還有沒有資金支付?運營資金是否夠用?需要銀行貸款嗎?貸多少?-----等資金問題很多。資金管理混亂最大的風險的資金流斷裂。

總之,財務管理混亂有很多方面,且財務管理混亂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多負面因素,如果企業財務管理長期混亂,不僅無法做大做強,還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

我是智融聊管理,歡迎閱讀和關注!

2020年4月17日


智融聊管理


財務管理混亂在很多的企業都有,特別是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人力物力不足,也缺乏管理的意識。還有很多企業,是知道自己財務管理混亂,但卻又不知如何進行改進。

一般來說,財務管理混亂可能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1. 沒有財務制度、制度不合理或形同虛設

沒有財務制度的企業一般是比較少的,通常是設定的制度不合理或者是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有些企業的財務制度是直接從網上去下載的,很多的條款並沒有結合企業實際的情況,也因此在推行的時候有很大的難度。

2. 賬目混亂

具體表現為資產的實物與賬目數量不符,沒有定期盤存,沒有報廢毀損的處理;往來帳交錯複雜,關聯方交易混亂不堪;會計核算不準確,沒有采用正確的核算方法。

3. 流程混亂

財務流程、系統流程和業務流程各自分離,因此導致財務取數困難,工作效率低下,歷史數據不完整,難以進行分析和預測。

4.內控缺乏

由於沒有內部控制,對一些關鍵節點都沒有把控。資金的使用也管理混亂。

5. 稅務風險高

沒有正規的稅務籌劃,採用的避稅、節稅方法都是高風險的。比如一方面不要進項票,另一方面又通過不正規的途徑獲取發票,員工工資,還在通過私賬發放等等。

6. 財務團隊綜合能力欠缺

如果財務團隊本身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或者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卻不知如何下手去改變,那麼需要引進更加專業的人員來進行改變。

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形成掣肘。因此,如果可以在一開始請專業的人員來進行把控是最好的。


財會小童


很高興回答這個提問。我從1995年開始,在一個小企業從事會計工作,對財務管理狀況比較瞭解,企業財務的職責,主要是為企業領導負責,為企業的資金負責。雖然說有《會計法》為行業做指導,但是在具體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無形中就導致了財務管理的混亂,問題的原因並非是企業會計的主觀意識,而是企業主管領導的隨意性所為,具體表現在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現金管理混亂。凡事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最突出的共性問題就是現金管理不規範,財務會計和出納沒有互相制約制度,也就是說出納不受財務會計的管理,導致財務會計成了記賬員,對現金監管成了一句空話,企業的現金管理模式成了:領導一句話,出納隨便拿。嚴重違背了現金管理制度。例如:1996年年底,全縣系統進行財務大檢查,我的現金帳上現金餘額達8萬多元,按照財務制度是不允許的,我急了,讓出納把銀行存款單給我,我好記帳,應付縣裡的檢查,出納給了我七萬塊錢的借條,我面對借條不知如何入帳,掛往來必須由主管領導的簽字,我只好把借條退給了出納,讓他找領導簽字,為此領導對我意見很大,但是我必須堅持原則,誰的責任就是誰的,我不能違反"會計條例",《會計法》,最後,領導為了應付檢查,只好自己借錢補上了空缺。事後領導和我的關係一度處於緊張狀態。

二,企業的內部結算不規範。財務管理混亂的另一個方面是:企業的內部結算管理不規範,給那些投機者製造了有機可乘的機會,從而導致企業的資金變相進入了個人腰包,具體表現在領導一支筆,支出變合法。例如:1997年,一季度底,我們單位的分支機構,到財務上報帳,我發現好幾家分支機構的支出有問題,但是分支機構的報帳發票上都有領導的簽字,按說:我見票報帳也無可非議,但是按照財務規定,必須有支出明細,或者批文,批件等附件,我為難了,為了自己不犯錯誤,只好讓他們完善報帳資料。為此,我又一次得罪了領導,原來這個季度,領導從各分支機構取了不同數額的現金,分支機構也不好和領導要帳,就把領導取得錢加在了開支上,領導當然心明肚知,二話不說就簽了“準支",沒料想被我卡住了。後來,領導曾當面批評過我,說我是年輕氣盛,自不量力,幸好,會計的任免權不在他手上,否則我就殘了。

三,企業往來手續不健全。是企業就會有往來手續,也就是往來帳,現在叫應收賬款,應付賬款。財務管理混亂也會表現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這兩個課目上,有的單位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也會把一些來不及除理的帳務,巧立名目放到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上,這是對企業的極大危害,也許會給企業造成爛帳,呆賬,導致企業的實際利潤和帳面反應出來的不相符,讓投機者有機可乘。

當然,財務管理混亂的其它方面也很多,比如說:在建工程,其它應付賬款等科目也會出現隱藏真實財務狀況的"用武之地",有的企業還會設立帳外帳,以此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總之,財務管理混亂就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危脅,危害,任何企業若放鬆對財務管理的監管,對"一支筆"的監督,就會出現混亂,就會給企業,給國家造成損失。

謝謝!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