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全文共1702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


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圖源:unsplash


互聯網正在邁入真正的交互時代,“用戶為王”的思維在這一時刻被高高舉起,用戶體驗成為第一要義,分享、交互、互動……這樣的詞越來越多地出現。用戶似乎成為了互聯網的主宰者,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目睹交互時代到來的人,最初認為數字技術將把我們帶回被工業化所取代的人力和優先權。


最早的交互工具改變了人們與編程的關係,就如遙控器打破了電視機的“控制咒語”,我們不再需要走到電視前轉動旋鈕來換頻道,只要輕動手指就行了。


隨著有線電視擴展產品範圍,我們發現自己真正看電視的時間比播放電視本身要少:更多隻是在不同的頻道之間換來換去,觀察不同節目間的相似和不同。


到了遊戲領域,遙控器換成了操縱桿,電視變成了遊戲機。這甚至可能像Pong或《太空侵略者》的出現一樣令人興奮,僅移動屏幕上像素的能力就具有革命性意義。


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圖源:unsplash


就像遙控器讓人們解構了電視節目一樣,操縱桿也詮釋了技術。像素不再是公司新聞網絡和好萊塢明星的專屬領域,而成為任何人都可以操縱的東西。同樣,錄像機將觀眾變為製作人,打破了以往製造商們對屏幕空間的壟斷。


而今,計算機鍵盤和鼠標將電視機從顯示器變為門戶網站。人人都可以上網衝浪,隨手轉評贊任何人的觀點,也可以親自發表高見。一種似乎在拉近人與人間距離而非使彼此疏遠的媒介出現了。內容變得不如聯絡重要,互聯網通過商業電視,為已逝社會化的社會提供補救。


互聯網帶來了人們自我意識的解放,很多人曾寄希望於網絡空間成為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但不幸的是,在工業時代價值觀下,資本方試圖消除由遙控器、操縱桿和鼠標帶來的解放影響。技術行業沒有刻意侵犯人的自主權,甚至於沒有強調其用戶作為被動消費者的角色,來從中獲取價值。


事實上,我們生活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公司的利潤取決於其從用戶那裡奪走“眼球時間”的能力。想辦法避開商業廣告,並瀏覽著被控制了的內容的兒童,使互聯網被指責危險地縮短了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


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圖源:unsplash


但兒童又應當如何應對這個充斥著廣告的世界呢?隨著用於年輕人的苯丙胺處方的數量每隔幾年持續翻一番,我們必須至少考慮造成普遍注意力不集中的環境因素。互聯網在偷走年輕人注意力的同時,也在麻痺著他們,使他們順從。


同時,計算機接口變得越來越難以訪問。


早期的計算機可以通過簡單的鍵入命令進行控制。學習使用計算機與學習計算機編程是一回事。沒錯,雖花費了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卻使用戶能夠完全掌控計算機。如果某個程序無法執行某項操作,用戶會知道這是因為計算機無法執行該功能,還是因為程序員不希望用戶能夠執行該功能。


而如今的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友好”了,開發人員設計出了“桌面”和“文件”這些巧妙比喻。消費者幾乎不需要學習就可以使用一臺計算機,但代價是我們與編程的距離越遠。


現在的操作系統需要我們使用“嚮導”來安裝軟件,你只需要跟著提示點擊“下一步”或者“確定”,這多簡單,但同時也讓應用程序目錄的內部工作變得越來越神秘。


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圖源:unsplash


最終事實證明,由數字網絡所支持的聯絡新文化是無利可圖的,並被行業內“內容為王”的精神所取代。當然,內容並不是網絡的信息;社交才是。


我們目睹了一個集體生物的首次突觸傳遞,試圖企及新的聯繫水平並喚醒自己。但這個更高目標更是是完全無利可圖的,人們的實際交流淪落至只有對產品的評價,甚至是對於文章的評論。


如果人們打算使用網絡進行交流,內容往往都是關於某個品牌的。在線社區變成了親和團體,這些團體建立的初衷往往都是為了購買產品。實際的“社交”媒體只有在人們彼此之間建立的聯繫,變得同數據一樣有價值,並比錯失購物或觀看電視時間的成本高的情況下,才能夠蓬勃發展。


內容依舊是王者,即使現在人類自身成為了內容。當你在網上衝浪時你在幹什麼?或許只是衝了個寂寞。


浮於表面的網上衝浪?交互技術讓用戶離編程越來越遠

留言點贊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