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國慶俞渝看夫妻關係,在關係裡積攢的憤怒變成“手雷”傷了誰

大家都知道,李國慶在美國認識了俞渝。二人1999年創辦了當當。噹噹,我們很熟悉,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但最近,李國慶、俞渝夫妻關係發展不好,有文章稱:李國慶近年來說話越來越有刺激性,尤其是對俞渝而言。

兩位曾經被人崇拜的名人,夫妻關係發展至此,令人很痛心。

在他們的關係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可而知,由此,我們會聯想,在關係裡,不滿和厭煩如果長期不表達的話,很容易積攢變成“手雷”, 在關係裡積攢的憤怒變成“手雷”又會傷了誰?

在關係裡,有人不會表達憤怒,有人不敢表達憤怒,憤怒情緒的形成是在關係裡慢慢積攢的,是由開始的厭煩、不滿、惱怒,一點一點變成的憤怒情緒的,當這些憤怒情緒日久天長形成以後,這些憤怒情緒就變成了“手雷”。

“手雷”的殺傷率是很高的,傷人傷己,還會傷及無辜,如李國慶、俞渝的關係,就是普通夫妻之關係,夫妻大戰,然後離婚,夫妻誰都不是贏家。

有些平常夫妻離婚,其實,離婚是表達憤怒的方式,不是日子沒法過了,而是,特別生氣,憤怒的情緒沒有辦法紓解,選擇了用離婚來表達憤怒。

夫妻之間的愛,要用語言表達出來,防止形成破壞關係的“手雷”

我們說的愛,包括夫妻之間的相互關注、相互認可、相互尊重、相互重視、相互接納、相互包容等等都是夫妻之愛。

錢,在某些時候也代表著愛,所以,人人都缺愛、都需要愛,

如何聽懂對方,如何把話說的,讓別人能夠聽懂,這要看個人的能力。

在關係進階親密的過程中,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語言化:把自己內心的難受、渴望等等,用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付諸行動的方式。

什麼是語言表達的方式?什麼是付諸行動表達的方式?

如:我對你很生氣,我就罵你砸東西,這是付諸行動。我說出來我的生氣和我的需要,這就是語言化。


當你罵人、砸東西的時候,會把人嚇跑,而說出來你的生氣和內心的需要,會讓對方有了思考,有了緩解關係的可能。

再如:有一個人喜歡一個人,他反而當疏遠喜歡的人,他覺得“我想靠近你,但是我害怕我就回避你”,這是付諸行動。


說出來“我好想跟你親近,但我好害怕”,就是語言化。

當一個媽媽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就應該懂得感恩”,你應該懂得感恩的表達是付諸行動,孩子會厭煩。

當媽媽說“我好希望你能說聲:我是個好媽媽”,這是語言化,孩子也會滿足媽媽的內心需要。

一致性表達,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勇氣就是我們需要相信關係。相信對方是願意滿足你的,相信對方是願意保護好你的內心活動的。

人人都希望被關注,被愛,讓人痛苦的不是缺愛,而是明明缺,卻不承認。明明在要愛,方式卻太委婉。

在關係裡,尤其是夫妻的親密關係裡,表達越是委婉,別人讀懂的概率就越低。

你越是直接表達需要,別人能滿足你的概率就越大。有意義的交流是提升幸福感的良藥。不交流,心結還在,人自然抑鬱不開心。多溝通,心結自然解開,人自然就輕鬆。

我覺得,你直接要,別人能給,這已經是真愛了。

好好活自己,活到寬廣而溫暖,然後遇到一個相似的好人,我覺得,差不多就是好的命運了。好的命運不是你遇到了誰,而是遇到了該遇到的,不是得到了多少,而是得到了別人得不到的。

宇宙可以浩瀚無窮,每個人卻只有短短的幾十載。不必追求那麼多所謂的永恆,與溫暖而善良的人相攜前行,讓每一個日子賞心悅目,便是全部。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心理小知識分享和回答的問題,總有你感興趣的

我是閆錦穩,一個關注家庭幸福度的心理諮詢師

@頭條心理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會

#心理諮詢師說##心理有你##頭條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