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後又考上了非名牌大學全日制研究生,要不要去讀?

小毛驢木木


從問題描述的情況看,不放棄工作去讀非名牌大學全日制研究生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在問題中你提到自己讀研的動機是看到周圍同事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海歸,工資比自己高,所以想去讀研提升一下。這就表明你想讀研究生的想法與你現在的工作密切相關。你對現在的工作沒有任何不滿、抱怨或不能繼續忍受的地方,讀研也是為了在現在的工作中能拿到更高的工資。


如果你放棄現在的工作去讀全日制研究生,存在的最大風險是三年讀完研究生畢業後,你還能夠回到現有工作單位嗎?畢竟它是你決定考研的起點:學歷越高工資越高。如果回不去,你能找到另外的學歷越高工資越高的工作嗎?新工作比你的原工作更有發展前途和優勢嗎?即使能找到,你還要考慮一下讀研三年的機會成本。這即是說,如果不讀研直接工作5年,你應該達到的工資幅度,再和原單位或新單位給你研究生學歷開的工資數額比較一下,看看你花費三年獲得的學歷是否值得。如果研究生畢業的工資低於直接工作5年的工資,就表明你讀研的機會成本超過了你的收益。


雖說從整體情況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的工作收入普遍比本科學歷的人高,但那只是概率統計,並不具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為了一個可能,就放棄自己現有的有發展前景、收入增長可預期的工作崗位,對於你而言非常不具有經濟理性。如果想要獲得更高的收入,完全不必通過離職讀研的方式來實現。比如你可以通過努力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以獲得升職加薪。又或者通過選擇現有單位認可的在職研究生攻讀方式,以獲得學歷的提高。


簡而言之,如果你對現有工作並不討厭反感,而且現有工作也具有發展前景,你只是看到研究生學歷的同事工資高於本科生才想要去讀研的話,就不要盲目放棄工作去讀全日制研究生。因為研究生畢業的你的工資收入是否一定會高於本科畢業擁有5年工作經驗的你,具有極大不確定性。而且你也提到要就讀的是非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後的前景更加不確定。同時要實現收入增加,也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升職加薪或者攻讀在職研究生來實現。從成本收益角度看,不放棄工作更具有經濟理性。


思力讀書


如果現在的工作單位前程似錦,那就不用去了。

首先,有一顆愛學習的心一點兒也不錯,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嘛,但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不可否認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它需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腳踏實地地付出才可能有所收穫。如果你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那麼終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浪費時間罷了。而且,你已經出來工作一段時間了,很多書本上的知識也會隨之被你遺忘,你現在再回去讀研相當於零基礎,一切從頭學一遍,這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並且,非名校畢業的研究生也不一定會受到社會的歡迎,就算你考研成功,出來找工作時,你也不一定能競爭地贏985、211名校的本科生。

其次,工作實踐的經驗也彌足珍貴。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現在大學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前在大學當教授的一般都是博士後之類的高學位人群,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當教授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學校裡學的大多都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書本上的知識肯定是非常正確嚴謹的,但這些知識也缺少了新鮮的血液。而本科畢業出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十幾年,當代社會上是什麼樣的,人們最喜歡什麼?怎樣才能做的更好從而適應這個社會?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早就熟識於心。所以學校又把他們召回學校,教書育人。由此可見,實踐經驗的珍貴。

所以,我覺得吧,如果你所在單位前途無量,一片光明的話,這個研究生就不讀也罷。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得之見,謝謝!



Wubug


我是90年小學畢業考上初中的。那一年,全鄉300多名小學生參考,只有100人被錄取進入初中。我的半數同學,有一部分在十三四歲的年齡直接失學。

失學後的這部分同學中,有個名叫小兵的男同學在我讀初二時就當上了爹(比我大4歲),另一個名叫文燕的女同學,在我讀初三時就當上了媽。這倆人還算正常的,起碼是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好歹有個大家公認的名分。

另外有兩個女同學,命運就多舛了。這兩個女同學都跟我同齡,家庭貧困。當我坐在重點中學的教室裡苦背單詞和公式定理時,她們被自己的父母逼迫,一次又一次地去“相親”騙錢,一次又一次地墮胎。這是我小學同學里長得最漂亮也最溫柔可愛的兩個女同學,一個叫×瓊,一個叫×容,就如兩朵含苞未開的小花,都還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美麗和芬芳,就被父母提前從枝條上剪下供人把玩摧殘。

到了93年初中畢業升高中,我所在的班級百分百的考上高中,但與之相對的是,同校的另外幾個班的校友遠沒有我們幸運,約半數人從此告別學校,在十六七歲的年齡提前進入社會。糟糕的是,那個年月在內地就業很難,相當一部分人受港臺影視劇影響,要麼成了混混時常進出派出所,要麼成了坐檯女淪落風塵。

時間一轉就是96年,香港迴歸的前一年,也是大學擴招的前一年,我們很不情願地高中畢業,還好我勉強考了個專科,在老家也是羨煞很多人。這一次分流,比任何一次都慘,只有少數人能進入大學繼續尋夢,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想盡辦法就業。但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力度明顯加大,恰逢下崗潮,也是創業潮,一部分同學憑著一定的文化素養抓住機遇成了弄潮兒,一部分顯然也是碌碌無為成了流水線工人。

幾年後我大學畢業,我自己本想“專升本”,卻感覺有心無力。我的同學中,其實也只有2人“專升本”成功,其他人也都選擇了就業。

回顧過去的20多年,我的同學和校友,除了極少數人確實不是讀書的料外,大多數人並不笨,只是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和政策被迫放棄了學業,在知識結構上成了弱勢群體。假如他們能晚生二三十年,遇上了後來的九年義務教育和擴招,我想多數人都會進入大學學習,在不同的領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

所以,題主該珍惜這個繼續讀書的機會,因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以往任何階段的學習都大不一樣。其實相對於失學的人來說,是不是名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得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所以題主是幸運的,既然獲得一個機會,就該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