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紫外光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研製取得新進展

質譜是一種電離化學物質並根據各種離子的質荷比和豐度對其進行分離和記錄的分析技術,可以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是化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作為一種多功能且靈敏的普適性分析工具,質譜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環境科學、食品、醫藥等各個領域。  電離技術是質譜分析的前提,樣品只有被電離之後才能被被質譜檢測到。電離技術可分為硬電離和軟電離。在有機質譜領域,電子轟擊電離(EI)是唯一的硬電離技術,也是最早開發的電離技術。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化學電離(CI)、電噴霧電離(ESI)、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等軟電離技術紛紛出現。與硬電離相比,軟電離產生的碎片離子很少,適用於易破裂或易電離的樣品,對質譜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其中,利用真空紫外線(VUV)輻射的單光子電離具有包括極性和非極性物質的電離能力,而沒有基質效應,因此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大多數的分子和自由基來的電離能在10eV左右,位於光的真空紫外波段。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通過分子吸收單個光子能量在其電離能附近“軟”電離,可避免碎片離子的產生,直接獲得母體離子的質量信息。在過去的十年中,真空紫外光電離與質譜的耦合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有了很多的研究。

真空紫外光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研製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為俊團隊在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技術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研製出一種小型真空紫外光電離反射式飛行時間質譜儀,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儀器評論》期刊。

  研究團隊以真空紫外放電燈作為電離源,開發出具有離子聚焦效應的籠狀光電離源,通過電離區內離子的高效率收集提高檢測靈敏度。同時,採用垂直引入式結構和二級空間聚焦等關鍵技術,使小型化質譜儀也可以擁有較高的質譜分辨能力。該真空紫外光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在大氣自由基反應動力學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質譜分析技術的進步對於我國的科研工作有著極大的意義。特別是在高端質譜分析儀器大多為國外廠商壟斷的情況下,自主質譜技術的突破將為我國科研工作打開新的局面。

來源:儀器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