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鐵匠人的消失: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

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

過去,家家戶戶都有點鐵皮製品——漏斗、簸箕、臉盆、鍋、油壺、酒壺……由於當時鐵皮需要進口,鐵皮製品也都帶個“洋”字:洋盆、洋勺、洋鐵桶……

鐵匠在村裡很受歡迎,只要響起叮叮噹噹的聲音,村裡就熱鬧起來,大家都拿著鐵皮用具來修。

如今,各家的鐵皮用品越來越少,逐漸被更輕便、更美觀的塑料和不鏽鋼製品取代,原先很受村民們歡迎的鐵匠,如今慨嘆:“活兒少嘍!”。

幾年前,鎮上還有三四家黑白鐵匠鋪,慢慢地都因生意太少,轉做他行,就連一同學藝的哥哥,都改行賣起了傢俱。現在鎮上的鐵匠鋪基本上都消失了。

活少讓這門技術也快要失傳了。年輕人沒有人願意幹這個,就連以前幹了20多年的老鐵匠也不輕易把手藝傳給自家孩子,因為他不願意讓自家孩子走這個鐵匠活的“下坡路”。

農村鐵匠人的消失: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
農村鐵匠人的消失: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
農村鐵匠人的消失: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農村鐵匠人的消失:再好的手藝,也奈何不了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