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薅羊毛”后的公关处理,拼多多这次的选择是什么?

1月20日凌晨,互联网销售平台拼多多遭遇了“优惠券Bug”:网站每一位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渠道、网页端、QQ渠道等,领取面值为100元的优惠券,该优惠券适用该网站的商品,有效期为一年。随后,有网友曝出,用领取的优惠券可以充值话费、Q币。上午9点,网友发现拼多多已将相关优惠券全部下架,直至10点左右,该漏洞才被拼多多官方修复。并网传拼多多一夜损失近200亿元,一时引起广泛关注。

针对周末的“优惠券漏洞”案件,拼多多今日公布了最新进展。拼多多声明表示,该事件中的优惠券系拼多多此前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展合作时生成的优惠券类型,仅供现场嘉宾使用。

被“薅羊毛”后的公关处理,拼多多这次的选择是什么?

黑灰产团伙通过这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了平台价值数千万元的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这与误操作放低价票等事件有根本性质差异,黑灰产团伙的行为涉嫌套券诈骗,上海警方目前已成立专案组,并依据“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对涉事订单进行批量冻结。

但是,许多参与薅羊毛”的网友并不认可拼多多“打击网络黑灰产团伙”的观点,纷纷在拼多多官微留言质疑拼多多搞虚假营销。

与此次事件类似的是:2018年11月17日凌晨,东航系统被爆出现bug,很多航线的机票折扣极大,部分机票价格仅为50元,多条国内航线头等舱商务舱往返机票,最低只需90元!

被“薅羊毛”后的公关处理,拼多多这次的选择是什么?

与拼多多的反应不同,东航在事后发布通报称,在系统维护时售出的所有机票(支付成功并已出票)全部有效,旅客可正常使用。

被“薅羊毛”后的公关处理,拼多多这次的选择是什么?

科技巨头腾讯也出过这样的bug,2017年12月31日,腾讯视频会员充值出现异常,原本18元的9折充值活动,仅扣费0.2元。财大气粗的腾讯不仅对已充值的用户全部兑现,而且退回了用户被扣的0.2元。

经统计,在12月31日服务器系统异常期间,因0.2元漏洞所产生的订单共计287万笔,涉及39万名用户。腾讯视频将按照上述用户的实际充值时长来完成每一笔订单。如果按每笔订单平均充值一年会员来算,损失超过5个亿。

同样的bug事件,不同的公关处理,是追回损失利益,还是保住品牌价值,这次拼多多选择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