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東大灘鄉:合作社裡“牛”人忙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今年以來,東大灘鄉立足地域環境優勢,積極優化產業結構,成立了白犛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讓村民真正過上了“牛”日子。

天祝東大灘鄉:合作社裡“牛”人忙

東大灘鄉圈灣村福祿俊農牧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裡,員工們正在忙著給白犛牛添草、添料、飲水。今年54歲的圈灣村建檔立卡戶沈有輝就是其中一員。

東大灘鄉圈灣村村民 沈有輝:前幾年我外出打工受了傷,之後在外面就找不上活幹了。福祿俊合作社成立以後,我在他這裡喂牛,一天能掙100塊錢,家裡也能照顧上,現在日子也過得好了。

福祿俊農牧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以“服務農民、致富農村”為目標,採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通過僱傭+入股分紅方式,吸納帶動圈灣村109戶群眾走共同發展致富的路子。

天祝縣福祿俊農牧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宗福:我們合作社年頭上賣了100多頭牛,收入也是可以的。在我這兒平時打工的有5個人,一月發3000元工資。給入社的109戶群眾,給他們分紅分了3.7萬元。

天祝東大灘鄉:合作社裡“牛”人忙

在農業的各類產業中,什麼樣的產業對貧困戶的帶動力更強?東大灘鄉找到了答案。作為天祝縣獨有的、具有地理標誌意義的珍惜畜種白犛牛就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寶。成立專業合作社,讓資源和資金集中起來,找準靶向,讓白犛牛真正成為農業生產中“吸金帶貧”的主力軍。

天祝東大灘鄉:合作社裡“牛”人忙

天祝縣福祿俊農牧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宗福:我們白犛牛的銷售不是問題,幫扶單位中核404公司幫助我們銷售了大多數白犛牛。目前就是場子小、規模小。我有個想法就是,把規模再擴大一下,給我們的109戶老百姓再多分點紅。

記者:劉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