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估計許多讀者都是一腦袋懵,古大遼鹹州是什麼存在?其實大遼鹹州城遺址就在今天的鐵嶺開原老城。先彆著急走,這裡可看可聞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現在的遼寧地區在宋遼時期一直都屬於大遼國的管轄範圍,包括遼河和遼寧省也是因此而得名。遼代鹹州隸屬於遼陽東京府,鹹州城周長6.5公里,是遼北地區的經濟和軍事要地。遼代以後還被金,東夏,後金等政權守衛和開發。最原始的鹹州城址在元末明初時期被徹底損壞。只留城西南的殘塔一座,守望著歷史的變遷。
今天不想說重建的城門和城牆,因為復建的城牆與歷史幾乎沒有絲毫的關係了,只能算是仿古建築。重點說說崇壽寺塔,遼寧地區的古塔非常多,以遼塔居多,但崇壽寺塔經考證為金代所建,當然也有傳說是唐代或五代所建,也沒有證據佐證。現在見到的是前幾年修復的,原塔經過歷史洗禮早已疲憊不堪,日軍侵華時又把塔剎和許多文物洗劫一空,文革時塔身佛像也悉數被毀,可見此塔命運多舛。
此塔為遼塔樣式,實心密簷磚塔,八面八佛,塔高45.8米,整體呈圓錐狀,這與標準樣式的遼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遼塔多為圓柱體,到塔頂和塔剎位置極速收縮塔尖,而非整個塔體為圓錐體)主塔周圍有四座小石塔護衛,更顯莊嚴神聖。解放前農民在塔旁耕地挖出一塊石碑,上書崇壽禪寺四字,此塔故得名崇壽寺塔。現在塔南五十米有土崗一道,不知是否為原城遺址或是寺廟土基。
歷史的黃土會掩埋物證並掩蓋真相,但不論滄海桑田都會留下存在過的蛛絲馬跡,站在塔下,想想這塊土地上曾經也是禪音聲聲或者人言馬嘯,可是歷史又留下什麼了呢?可能只有觸景生情般的聯想和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