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1999年的春晚,鞋拔子脸的黑土大叔,蹙着小眼念道: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没想到在21年后的今天,一语中的

这两天,大家都被这么一条消息刷屏了。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局势的风云突变,让宣朗君的朋友二蛋颇为紧张,他总是担忧,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猪坚强之后,他爱吃的摊煎饼也会跟着涨价。

十年的时间,村口卖煎饼的翠花已经老成了“酸菜”, 煎饼果子从5毛涨到了5块,全蛋也变成了只加半个蛋。

二蛋感慨: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只是,时间可以让煎饼肆无忌惮,让很多东西的价格扶摇直上,却唯独在这两三年间的泉州房价上,顿失功效。

严格的限价政策,犹如一双有形的大手,死死掐住了房价上涨的咽喉,却也在无形中造成了一二手倒挂,催生了巨量需求。

人潮涌动间,二蛋被裹挟着进场。只是让二蛋想不明白的是,进城务工的无房者,只因拿不到中心市区(丰泽、鲤城、清濛)的户籍,而被划拨为非刚需。

在经历了多场的通宵排队后,只存在理论上中签可能的非刚需二蛋,碰了一鼻子灰,多次无功而返。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房,它在多远的未来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

我排着队,拿着“非刚需”的号码牌

……

非刚需太南了

城市套路深。

作为楼市调控的典范,泉州的大限政策可谓全方位、无死角。除了公证摇号外,又经过两次的革新,将每批次房源分成刚需、非刚需、高层次人才房源

每一次房源的细分,在理论上是保障了一部分人群的购房资格,如刚需、高层次人才,却在实际操作中,对非刚需客群报以深深的“敌意”。

1、在2018年4月以前,不分刚需非刚需,只要符合资格,所有房源向每个人敞开怀抱,非刚需的房源配比为100%。

那个时候最难摇的项目是万人抢的保利,包括非刚需在内的综合中签率约9.7%;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从18年4月3日的宝嘉誉峰开始,鲤城丰泽开发区的公证摇号施行保刚需,因此非刚需的摇中概率远低于上述统计数据。保刚项目已用黄底标出)

2、随后,2018年4月以后,泉州中心城区的公证摇号加码了“保刚需”,规定所有房源先划拨60%为刚需,剩余40%为非刚需。

保刚需阶段下,最难摇的项目是18年11月的东海万科10-15号楼,当时有超4000组客户认筹,非刚需中签率约8.1%;

3、从2019年5月开始,泉州在原有的保刚需基础上,继续加码了保高层次人次刚需购房的政策,规定在批售房源中,先划拨10%给高层次人次,剩下的90%再按四六开的方式分给非刚需、刚需。

由此非刚需房源的配比,进一步从40%缩小到36%。

而在这个政策执行后,又恰逢新天城市广场和碧桂园天玺湾一期两个“大魔王”项目的进场,最难摇的碧桂园一期,非刚需中签率低至令人发指的0.85%!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刚需的进化

非刚需太南!

而刚需则真的美丽很多,除了非常BT的新天、碧桂园两个项目外,大部分项目的刚需中签率都在30%以上,甚至有不少项目达到了100%。

那么到底什么样条件,才符合官方认定的刚需呢?

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三区户口(丰泽、鲤城、清濛),二是在这三个区域无住房(划重点,是无住房,所以持有商办类如soho等并不影响刚需认定)!

至于为何限定在这三区,官方在最近的留言板中做出了回复: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的土地由市本级统一供应

,因此,市级刚需是优先保障属地(户口在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居民无房户,非属地居民可以参加非刚需房源的摇号,刚需认筹购房家庭数量小于刚需房源数量时,剩出的刚需房源自动划转为非刚需房源。

并表示,该政策是针对特殊时期制定的,以后政策可能会有调整。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另外,针对开发商捂盘情况,住建局表示将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严厉打击捂盘惜售、炒卖房价、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春风吹又生的刚需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刚需属于稀有品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为买了房了也就不符合无房的条件,也就跟刚需彻底拜拜了。

只是,让二蛋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属于“消灭”一个少一个的族群,为何三区的刚需还是如同二蛋爱吃的煎饼一样,越摊越大。

在2019年的上半年,很多项目都是刚需客户少于房源,动不动都是100%的中签率。

可是到了下半年,尤其是10月过后,刚需客们如雨后春笋般呼啦啦地长了出来:

新天城市广场2473组,中签率7.84%;碧桂园天玺湾约2100组,中签率4.57%。

就算是单价接近1.8万元/平的城东水墨芳林,总的认筹数量也超过了2000组,其中刚需480组,中签率也仅为26%。

所以这些刚需,到底是哪来的?

“刚”是怎样炼成的

政策这么严,刚需是否有“制造”的可能性?

宣朗君想说的是,有!而且现在前赴后继进场的很多所谓刚需,也都是创造出来的。

那刚需究竟怎么炼成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刚需的准入条件入手。何谓刚需,上文也提到了,三区户口且三区无房就是最关键的指标。

所以,要想创造刚需,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落户问题。

宣朗君查了最新的泉州市本级的落户政策:

1、居住在泉州市,有自有产权房产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将户口迁入该住所;

2、居住在泉州市的中心城区(鲤城区、丰泽区所辖区域),有非自有产权房产的,与居住地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一点目前要求比较严格,中心城区并不能用来当做突破限购的条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在编或者依法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人员及其配偶、未婚子女(迁入集体户的为未成年子女)、父母,均可将户口迁入该住所;

好了,知晓了如何落户,下面应该解决的就是把谁的户口落进来的问题了。按照政策,只要符合有房或者能落集体户的条件,本人及配偶、未婚子女还有父母都是能把户口落进来的。

知道了如何落户,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无房”的问题。

1、首先,如果是通过自有产权房产实现落户的,那么就可以把除夫妻双方外的家属户口迁入该房产。比如房子是你个人的,那你就可以把你爸妈的其中一方迁入市本级。因为房子是你的,这样你父母就满足了三区户口且三区无房的刚需条件。

不过这样的方式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费钱。由于老人家的贷款年限问题,很多时候你只能贷个三五年,或者干脆得全款。

而假如是父母的房产,而你又已经成年,在户口的迁移上就会遇到一些麻烦;再者如果你还未成年,那么你也不具备购房资格,因此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仅存在你的房,让父母落户的可能性。

2、再者,如果有机会落到集体户,而你又还没置业,那么就完美匹配了户口+无房的条件,你就可以直接拿上刚需的号码牌前排就坐了。

市本级无房的父母,也可以套用这个政策,匹配刚需的条件;

3、另外,据宣朗君了解,除了以上两个路径,为了鼓励创业,凡是在市本级注册公司、申领营业执照的,也可享受相关的落户优待。而恰巧你又没房,那么恭喜你,你加入了刚需的行列。

宣朗君的几个观点

关注【宣朗】公众号,阅读更多楼市好文章。

1、你黑土大爷曾经说过,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以其去埋怨政策的不合理,还不如静下心来,思索一下如何打怪闯关。

在买房这件事上,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者是善于钻研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人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智慧,确实让世界敬仰;

2、从政策的制定层面,官方给出的解释其实也凸显了无奈。保刚需合不合理,关键就在这个度上,或者说这个圈应该怎么划。

由于鲤城、丰泽、开发区的土地是由市本级统一供应的,因此确保这些区域的无房户优先买房也无可厚非。

只是,这三个区域就是整个泉州的中心,围城外还有一大批嗷嗷待哺、渴望进城的市民。

从他们的处境分析,在市区工作多年,做出了贡献,现在想买一套房了,却因身份户口未落定进来,而被判定为非刚需,屡摇屡败,确实有误杀的嫌疑。

但是话说回来,政策的制定肯定没办法面面俱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才是精髓;

3、从官方的回复来看,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政策的漏洞,并表示未来有调整的可能。

只是这个范围究竟该如何划定呢?如果从三区扩展到泉州六区,那晋江石狮、安永德的进城客户肯定不干了;而如果把县区,也就是大泉州全部囊括进来,把非刚需仅甩给外地客,那这些人肯定也有意见,因为他们对泉州的建设也一点都不少。

所以无论范围设定是宽泛还是紧缩,总会有人有不同意见;

4、从实际的市场情况来看,分化的行情已经成型,却愈发稳固,这也导致了市本级的一些项目也慢慢出现了去化滞缓的情况。

在过往开盘的项目中,碧桂园凤凰岛、海韵山居等项目直至今日还有房源在售。而在年后的推盘潮中,宣朗君预计江南、洛江万安的一些项目也比较难一次清盘。

非刚需的上车机会,正在迎来转机。

5、刚需可以被创造的年代,上车的前后,也就看醒悟的早晚了。宣朗君把几条能走的路都梳理在文章里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年轻人,我看你骨骼清奇

这里有一本《刚需摇房秘籍》

在泉州,我是如何搞到刚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