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一、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正是史上最富裕、最和平、最生活無憂的時代,但是卻滋生出各種與心靈相關的問題困擾著我們:

有統計顯示,抑鬱症在全球累計患病人數超過3億,接近3.5億。也就是說每25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抑鬱症的陰影中。而在中國,有大約 10% 的女性和 8% 的男性處在抑鬱狀態,這個數量加起來高達 1 億。

抑鬱焦慮,壓抑困惑,喪文化的流行,對生活感到迷茫,對工作缺乏熱情,年輕人成了心理問題的重災年齡段。

Way?為什麼會這樣?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二、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如此解釋:世界變得太快,以致於學校教的知識和觀念,和我們在社會上遇到的困境,根本是兩碼事,這讓人有點束手無策。

為此,他特意撰寫了一本書,《人生十二法則》,運用當代腦神經科學,結合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試圖給現代人應對混亂生活帶來一劑良藥。

彼得森教授是個傳奇的人,在多倫多大學被學生稱為“改變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

總是失敗怎麼辦?

對自己現狀不滿意怎麼辦?

面對別人的偏見怎麼辦?

總是委屈自己滿足別人怎麼辦?

總之,你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三、想成功,你必須先學會“假裝成功”

“好孩子”是全球著名兒童用品品牌。宋鄭還,好孩子集團總裁,創始人。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年輕氣盛的宋鄭還準備接手一家校辦工廠。當時廠裡的效益很差,連年虧損,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

宋鄭還上任時,將自己設計的產品專利賣出4萬塊,在當時可算是一筆鉅款了。這讓工人們以為終於有錢可以發工資了。

可誰也沒想到,宋鄭還不顧員工鄙夷的眼光,將這4萬塊拿來修大門,給工廠裝上了一個特別豪門、特有氣派的大門!

“人要有臉面,什麼事兒都能幹成!”,時至今日,宋鄭還把這家工廠做成市場份額超過80%的明星企業。

宋鄭還的這種思維和做法,正好和喬丹·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則》其中一條法則吻合:“想成功,你必須先學會‘假裝成功’。”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彼得森指出,人們的生活,其實是一個又一個循環所形成的,如果你的生活非常不順,並不是在過程中出了問題,從一開始就有問題。

成功者與平庸者的分別就在:成功者始終認為自己就應該成功,而平庸者則始終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會失敗。

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很糟糕或者從事的事情很糟糕,於是不想去努力,但不努力自然不會有回報,因此他們的生活就會陷入低谷,進而就更加感到糟糕,於是更不想努力……

除非他們能打破這個循環,否則就會一直停留在失敗者的模式中,永遠不能翻身。

那要怎麼打破這個循環?

彼得森給出的答案很簡單:抬頭挺胸,筆挺站立,假裝自己是一個成功者。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彼得森說:“做出悲傷的樣子,你會感到更悲傷;做出快樂的表情,你也會覺得更快樂。”

通過積極的語言、姿勢和著裝,我們能得到積極的自我暗示,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從而可以走出原有的惡性循環。

想成功,你必須先相信自己能成功。

四、

哈佛商學院教授、社會心理學家Amy Cuddy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人們維持充滿力量和沒有力量的兩種姿勢,持續兩分鐘。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充滿力量的姿勢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無力感的姿勢

別小看這短短兩分鐘,實驗發現,相比維持無力姿勢的人,維持有力姿勢的人無論從生理數據還是回答問題的表現來看,都更加出色。

因此,所謂的“假裝成功”,並不是讓你裝模作樣,而是通過積極的外部條件,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最後以全新的自我去開始新生活。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五、你選擇“看見”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著名心理學專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爾·西蒙斯曾做過一個實驗:

播放一個視頻,裡面有兩支由三人組成的團隊,一隊白衣服,另一隊黑衣服,兩隊成員之間相互傳球。

被試者要求觀看視頻,記錄白衣團隊傳球次數。

但在視頻播放到一分鐘時,會有一個穿著大猩猩服裝的人走到兩支隊伍的中央,模仿大猩猩捶打胸口的樣子。

視頻播完後,每一個被試者都能準確報出白衣團隊傳球次數,卻有50%的人根本沒注意到視頻中曾出現過一隻逼真無比、明顯到不可能被忽略的大猩猩。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這就是心理學史上著名的“看不見的黑猩猩”實驗。

彼得森指出:

一個如此醒目的猩猩都能被忽視,這體現了人們應對過度複雜社會的方式——只精確地專注於自己在乎的事情,而忽視其他一切。

這個世界包含了太多東西,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不能一心二用,當你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時,往往會忽視旁邊的某些事物。

因此,你必須分配有限的資源,選擇看見什麼,忽略什麼。

一旦你選擇了“看見”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人的注意力放在哪裡,會對一生影響巨大。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如果一個人說“做不到”,那他的大腦就會停止思考,主動接受“做不到”的這個結局;

但如果說“我要怎樣才能做到”,那注意力就會放在尋找解決辦法上,大腦就會動起來,最後事情往往能被解決。

並不是什麼事情都硬要做成,但我們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把注意力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這也是彼得森在書中所說的,很多人生活不順利,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從來沒有放在合適的地方,他們總是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覆糾結,時間精力被抵消消耗,或者長期沉浸在抱怨的情緒裡,沒有想過該做些什麼真正能改變現狀的事。

當一個人開始追求不一樣的東西,那麼他往往能從固有的舊世界走出來,發現一個之前從沒發現過的新世界。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六、講真話,或者至少別撒謊

在《人生十二法則》中,喬丹·彼得森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述:

如果你的生活不盡如人意,試著說真話;

如果你沉迷於虛無主義,試著說真話;

如果你感到脆弱、無用、絕望和困惑,試著說真話。

總而言之,彼得森把解決人生困惱的秘訣濃縮成一句話:在你清楚什麼才是真話的前提下,說真話。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為什麼人生的問題,能靠“講真話”來解決?彼得森如此解釋:

首先,你講了一句假話,以後你就要用一百句謊話來掩蓋這句假話,那會讓你付出大量精力和時間資源,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說真話;

其次,很多人說謊的動機很簡單,是為了逃避人生的種種困難。

明明不喜歡父母給自己安排的專業,但又不敢直說,只能咬牙說自己很喜歡,這是不想和父母發生衝突;

明明覺得朋友的某些行為不可取,但又不好直說,怕會傷害朋友感情……

問題是,人生的困難,並不會因為你逃避就會消失,而是會在以後的日子裡,變著花樣不斷折騰你。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你不敢和父母說真話,違心接受了父母的安排,那在未來的日子裡,你就要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裡,浪費著自己的青春;

你以為不指出同事的不足之處,以後你們就能和睦相處,殊不知她並不會改變自己,你還是要忍受她的種種缺點。

既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說真話,至少還能勇敢地面對問題,把問題解決掉。

哪怕你的謊言成功了,那又怎麼樣?

一旦你騙過了別人,必然會帶來無知感和優越感,你會覺得除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愚蠢的,以為自己可以聰明到為所欲為。

看過開心麻花的新電影《半個喜劇》就會有感觸。鄭多多謊話連篇,周旋在多個女人之間,自認為自己聰明多情,無懈可擊,最終身敗名裂,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而他的朋友孫同迫於鄭多多對他的工作戶口脅迫,剛開始也試圖幫助他圓謊遮掩,最後幡然醒悟,和這個渣男朋友已然決裂,走出了自我。

謊言終究是謊言,說一千遍還是謊言,這種狀態,根本不可能持續,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懲罰就會降臨。

最重要的是,一旦你撒謊之後,羞恥感會把你淹沒,你會因此而扭曲自己的思維,人生也會開始惡化。

你沒辦法表達真實的自我,只能拼命隱藏自己,這不僅意味著你在壓抑自己,也意味著你無法實現自己本可以實現的潛力。

彼得森直言:“如果你不能向他人展現自己,也就不能向自己展現自己。一個人若以失去自我為代價贏得了全世界,又有什麼益處?”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七、除了以上三條法則,喬丹·彼得森還在《人生十二法則》中提出了另外一些法則:

上班讓我不快樂怎麼辦?——“像蘇格拉底一樣:追求意義,拒絕苟且。”

我處於人生的至暗時刻怎麼辦?——“精確地描述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再想辦法去解決。”

我痛苦到想詛咒全世界怎麼辦?——“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子。”

……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八、彼得森指出,人們需要指導規則,否則就會陷入混亂:正確的生活方式能夠幫助人們揹負自我意識的沉重負擔,接受人生的脆弱和有限,避免陷入受害者角色所帶來的怨恨、嫉妒,產生復仇和毀滅的慾望。……如果每個人都能以正確的方式生活,那麼整個社會必將實現共同繁榮。

這本書裡的十二條法則,並不是簡單的雞湯,而是彼得森多年來的人生經驗,大道至簡,時時翻出這些法則來揣摩,應該能夠解決你人生至少80%的不如意。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九、在最後,喬丹·彼得森說:“最重要的法則,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人生總有痛苦,很大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把痛苦的原因歸結於別人:戀人太渣、同事太笨、老闆太菜,原生家庭創傷,社會充滿不公……

在這樣的思維方式裡,我們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並且一坐就不起來。當把責任被推給別人時,意味著我們把人生的主動權也拱手讓人了。

而有益的人生法則,就是承擔重量,幫我們建起生活大廈的樑柱。

有一種真實存在的英雄主義,是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克服思維與人性的弱點,過有意義的人生。

處於人生低谷的你,2020如何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