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燕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是劉邦集團的重要骨幹,為劉邦建漢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三人卻收穫了不同的人生,我們這裡從三人的人生經歷談起,希望從中悟出一些道理。
【張良】出身貴族,祖先五世相韓,家有三百童。秦統一六國後,他充當反秦先鋒,在刺殺秦始皇未果,復辟韓國失敗後,加入劉邦集團,他當時已看清形勢,極力宣傳劉邦授命於天,得到劉邦賞識。
不管是反秦,還是楚漢戰爭中,張良的謀略堪稱第一,他的謀略都是戰略性的,完全不同於陳平的權謀。戰爭結束後,劉邦封三萬戶於張良,張良委婉拒絕,只選擇了與劉邦初次見面的留作為封地,來表達自己對能與劉邦相遇,並獲得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張良把自己的功勞全推給了劉邦,表示自己不過是憑藉三寸之舌,幸得陛下采納,今封萬戶足矣,於是雲遊天下,遠離官場,得以善終。
【蕭何】出身小吏,有超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深的劉邦信任,當劉邦入咸陽時,大家都去爭奪金銀財寶時,只有蕭何去收藏秦律戶口等重要文書檔案,以便了解天下的人口、關塞、強弱等情況,為以後作戰提供第一手情報資料。
蕭何還注意為劉邦推薦選拔人才,蕭何月下追韓信,向劉邦推薦韓信做大將軍,在楚漢相爭中,蕭何坐鎮關中,為劉邦前線用兵提供糧草和兵源等後勤保障。最終被劉邦任命為宰相。
蕭何老謀深算,面對劉邦對自己的猜忌,送自己的子侄去劉邦處做人質,在做宰相後,自汙自己,以此解除劉邦的猜忌。贏得劉邦信任,最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韓信】布衣出身,先投靠項羽,未被重用,轉投劉邦,在蕭何的推薦下,被劉邦拜為大將軍,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奪三秦,定關中,滅魏、趙、燕、齊,滅齊後,要求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劉邦顧全大局,封韓信為真齊王,這為以後被殺埋下了伏筆。
後破項羽,定楚地,劉邦改封韓信為楚王,由於韓信功勞太大,能力太強,遭劉邦猜忌,降為淮陰侯,最後被殺。
漢初三傑的不同人生,歸根結底是由社會環境決定的,楚漢相爭中,社會主要矛盾是劉邦和項羽兩個集團之間的矛盾,劉邦集團的主要對手是項羽集團,劉邦為了打敗項羽,劉邦必須任用各種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使漢初三傑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成就了漢初三傑。
當楚漢戰爭結束後,社會主要矛盾也由楚漢之間的矛盾轉化成劉邦集團內部的矛盾,劉邦的目標是如何維護國家的大一統,如何保證皇權強有力的貫徹,首先劉邦要打擊的是異姓王,因為他們是潛在的威脅,功高蓋主的韓信也想當然的成為首要目標,一代英豪因此毀於一旦。
韓信被殺還有一個原因,不是你韓信反不反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能力反的問題,主要是韓信能力太強,為皇權所恐懼。
張良因為隱退,得以自保,他不得不隱退,這是不是出路的出路,不是辦法的辦法,因為張良對劉邦有清醒的認識,對時局有明確的判斷,雖然這是一種消極避世之法,實屬無奈之舉。
蕭何真麼做的呢?為了自保,自汙自己,自毀形象,為了自保,做了殺害韓信的幫兇,我們可以說蕭何是一個幸運者,但有何幸之有?只是為後世留下深深的嘆息和為官自保之道。認同觀點的請加關注互粉交流,謝謝
鯉波說史
劉邦手下有三位才能卓絕被後世推崇的人物,,他們是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蕭何、韓信。
他們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都立下了不世功勳,可最終三個人命運迥異,值得後人深思。
劉邦完全是靠自己的拼博,依靠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幫助下,最終奪取天下的,劉邦用人之道,有張有馳,體現了非常高的藝術。
項羽和劉邦相比,在用人方面頗有不足。范增是項羽的智囊,但他的建議卻常常不被採納。
如果項羽採納范增的建議,鴻門宴上劉邦早已被殺掉,哪裡會有後來的楚漢爭霸?
劉邦自己總結過項羽失敗的原因,不聽范增的意見便是其中之一。
(劉邦)
劉邦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當韓信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時,劉邦為了利用韓信的軍事才能,雖然心中十分生氣,但仍然不動聲色,滿足了韓信的要求。
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韓信的用兵,劉邦最終佔用了項羽。
劉邦曾說過:“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為吾用, 所以吾勝也。”可以看出漢初三傑各司其職,對劉邦奪取天下的重要性。
劉邦重用張良、蕭何、韓信,是政治利益的驅動。
隨著漢朝的建立,,這三個人反而因為他們的才能,成為劉邦的潛在對手,他們與劉邦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在這種風雲際會之中,為什麼張良、蕭何得到善終,韓信卻死於非命呢?
(張良)
三人之中,張良出身貴族,是個有理想的人。他曾刺殺秦始皇未果,在逃亡之中結識劉邦。
《史記》上說“良亡,,間行歸漢王。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張良非常瞭解劉邦的心理,,他一直努力幫助劉邦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宣揚“沛公殆天授”的主張。
反對一些人建議劉邦“復立六國後世”的意見,,非常符合劉邦的胃口。
張良對歷史發展趨勢有清醒的認識, 所以他能給劉邦戰略層面的建議,他是劉邦最重要的戰略設計師。
因為楚強漢弱,所以在韓信的問題上,他建議“君主能與共天下,,可立致。”
讓劉邦對韓信採取安撫策略,換取韓信的支持。當項羽集團覆滅後,又督促劉邦“襲奪齊王軍, 徒信為楚王”,將韓信的兵權奪走。
(蕭何)
蕭何是劉邦的大管家,有超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劉邦稱他為第一功臣。
在劉邦攻下咸陽,,諸將都在爭搶金帛財物的時候,蕭何卻推行將秦朝的“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為後來劉邦“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蕭何是個優秀的HR。正是他發現了韓信的才能,,認為韓信是“國士無雙”,並明確的告訴劉邦,欲爭天下,非韓信不可。
當韓信逃走時,蕭何又上演了月夜追韓信的大戲,促使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
在楚漢之戰中,蕭何幫劉邦看守關中大本營,“轉漕關中, 給食不乏。”
完美的完成了劉邦後勤部長的任務。
劉邦稱帝說蕭何常有“萬世之功”。“詔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給予了極大的肯定。(韓信)
面對劉邦的這種寵信,蕭何頭腦很清醒,他制定漢朝法律,建議“無為而治”,最終能夠“位冠群臣, 聲施後世”,可以說在歷代開國功臣中,蕭何的下場是最好的之一。
韓信是個心比天高,命如紙薄而又非常自負的英雄。他一生中絕大多數時期都是不如意的,年輕時飯都沒得吃,又受跨下之辱;跟了項羽又不能用,跟了劉邦也不受重用,要不是蕭何力薦,也許他只能一生默默無聞。
另一方面,韓信又是個極為自負的人。
他一生總讓人看不起,所以他需要用才能和地位來展示自己的能力,要靠“齊王”這種名號來證明他的成功。
韓信的軍事才能不用多說,劉邦能容忍韓信在自己危急時候敲竹槓,也證明韓信是劉邦不可或缺的。
但劉邦需要韓信為自己服務,而不是韓信服務於他自己的個人追求。
韓信與劉邦的關係與張良、蕭何不同,他們其實是互相利用的關係,這種關係比起張良、蕭何來,相當的不穩定。
在劉邦稱帝,後,韓信與劉邦合作基礎沒有了,韓信就成為劉邦要剷除的危險人物。
古代君主的政治權力是不容分享的,開國功臣如果不認清這個根本問題,想在政治權力的分配中與皇權鬥爭,後果是很慘的。
漢初三傑命運的迥異,是三人對這個問題認知的差異造成的。
劉邦建立漢朝後,那些老兄弟個個爭功,爭賞,張良卻認為劉邦“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所以“願棄人間事, 欲從赤松子遊。”
(張良歸隱)
張良這個人,是屬於那種有理想併為理想而奮鬥的人,他對功名利祿真的不放在心上。
他的理想就是推翻暴秦,如果他只想過優越的生活,他大可以不必冒險刺殺秦始皇。
張良是韓國貴族,衣食無憂,不是為了理想,他何必把腦袋掛在褲帶上造反?
所以漢朝建立後,張良完成了心願,他的人生已經圓滿,他不想再負政治責任。
特別是在劉邦準備廢除惠太子中,張良請出商山四皓,逼得劉邦發出“ 羽翼已成, 難動矣”的感嘆後,張良不願意有朝一日被劉邦“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所以他放棄權力,歸隱林下。
蕭何的為人可以用老奸巨滑備來形容。他舉薦韓信固然是為了劉邦的事業,但也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後來他為了政治自保,又可以毫不猶豫的出賣韓信,,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詠歎。
早在劉邦與項羽交兵時,“蕭何常從關中遣軍,,非上所詔令召。”劉邦對蕭何真的那麼放心?非也。劉邦多次派人慰問蕭何,其實也是一種試探,對忠誠度的試探。
蕭何自己也知道“漢王有疑心也”,所以他將他的子侄送到劉邦陣中,換取劉邦的信任。
蕭何初入關中,得百姓心,民所上書皆與相國,也遭受到劉邦的責問,蕭何只得通過貪贓枉法破壞名聲的辦法來換取劉邦消除疑慮。
這也說明蕭何是一個為了自己,可以採用任何手段的人,這種人的生存能力很強,慣會見風使舵,掌握領導意圖,是官場上的不倒翁。
(韓信之死)
韓信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分場合,不知收斂言行的作法。韓信提出代理齊王,這是政治上的幼稚,也是他最後被殺的禍因。
韓信“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這是劉邦最害怕的事。
在劉邦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後,韓信用稱病不朝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更是愚蠢的做法。
所以司馬遷說“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攻,不矜其能,則庶幾哉。”蒯通曾對韓信建議擁兵自立,韓信雖然沒有采納,但這一直是劉邦的心結。
被貶的韓信“日夜怨望”,更堅定了劉邦剷除他的決心。
劉邦要想建立一個皇權至上的統一國家,必然不會允許異姓王的存在,劉氏子孫的封國制與郡縣並行,是符合劉邦心意的政治制度。
作為最高統治者, 劉邦是不會捨不得除掉“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的韓信的。(劉邦與蕭何)
封建社會的皇權至上,任何臣下都必須依附皇權存在,所以劉邦完成國家統一後,信任的是陸賈為代表的儒生,喜歡的是儒生們給他制定的那些儒家禮儀。
也許劉邦看不起儒生,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儒家統治駕馭民眾有著一套高明的辦法。
劉邦需要的是臣服於皇權的儒吏,,需要沒有政治野心的臣下,而不是像韓信那樣有著巨大威望和能量、而又一心想當諸侯王的危險人物。
蕭何雖然貴為丞相,但相權也一直被劉邦打壓。劉邦後來藉口上林苑事件, 擠壓相權,如果不是蕭何表現得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等待他的命運如何還不可知。
劉邦與漢初三傑的關係說白了是一種利用和需要的關係,三傑只有在規範的範圍內發揮作用,才能被皇權所容忍。
所以三個人三種性格,三種命運,是絲毫不奇怪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韓信死於不懂政治。也死於軍事才能太高——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韓信是個軍事天才,論帶兵,不用說劉邦,項羽也不是他的對手。但他只能做個帶兵打仗的將帥,做不了主公。就像三國時候的呂布,單兵作戰能力無人能及,可就是做不了主公。
其實,韓信因為軍事才能卓著,又功高蓋主,一直受到劉邦的疑忌。在此境況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好好裝孫子,自廢武功,打消劉邦的疑忌;二是乾脆反了。
韓信一直在這兩者之間徘徊。
韓信手下有個謀士叫做蒯(kuai)通,曾經勸韓信反了劉邦,自立。可是韓信沒聽。
但是呢,當初劉邦和項羽打到白熱化的時候,韓信又落井下石,讓劉邦封他為齊王。
總之,韓信既不會裝孫子,又沒有造反的膽量,於是只好任人宰割。
和韓信相比,張良與蕭何就聰明多了。
張良自不必說,打下江山後就隱退了,根本不給劉邦禍害自己的機會。
蕭何呢,身為丞相,無法隱退,但他擅長裝孫子。
當初還沒打敗項羽的時候,劉邦在前線帶兵,蕭何在後方負責後勤。劉邦一直打敗仗,沒了信心,害怕蕭何反戈,投靠項羽。
蕭何品出滋味後,為了表示對劉邦的忠心,就把自己的兒子、侄子們全都送到軍中,為劉邦效力。
這是幹嘛?做人質啊。
劉邦從此放心。
建立漢朝後,蕭何在群臣中的威望一直很高。劉邦又不高興了。
蕭何再次品出了滋味。他開始在府裡大擺宴席,肆意享樂,並且霸佔百姓的土地,為自己建造豪宅。
這是幹嘛?自汙,以降低威望。
果然,長安城裡百姓怨聲載道,大臣們也覺得蕭何突然變成了白痴。
但劉邦特別高興。
蕭何若不是如此識趣,可能也早被劉邦幹掉了,落得一個和韓信相同的命運。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