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明初首富沈萬三家族,為啥會被朱元璋清洗?

明朝嘉靖年間,浙江嘉興縣一位進士,花了二萬三千兩銀子買了個小京官,當時,人把這種花大價錢買來的官叫做“沈萬三官”。

低調做人:明初首富沈萬三家族,為啥會被朱元璋清洗?

  沈萬三,元末明初的大富商。在江浙一帶,沈萬三是超級大富豪的代名詞。在山東等地,他被當作財神,張貼在各家門戶上。

  關於沈萬三的身家,有一個記載,說是“二十萬萬”,即二十億兩銀子。沈萬三最輝煌的時候,擁有蘇州城半數田地,協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一半(有說三分之一)城牆。叫他“沈半城”,毫不誇張。

  人們想要八卦的是,首富的錢從哪來?或者說,一個超級富豪是怎麼賺到第一桶金的?這種心理,跟一個社會財富轉移的隱秘性相關。富人發家如果純靠能力、眼光以及透明的市場規則,那是人人看得到的,也就沒有八卦的必要。

  沈萬三的財富來源也很神秘。他的父親擅長施肥灌溉,置地種田,幹得不錯,積累了一些家產。沈萬三及其弟弟沈萬四,子承父業。但充其量只是個富農,撐死了是個小地主。這樣的富農小地主在江南地區,一抓一把,“首富”寶座怎麼偏偏就輪到他坐呢?

  富農小地主沈萬三,幾乎是一夜暴富,就像是一匹黑馬,闖入了財富榜首。沒有人能弄懂他的財富從哪來,只能進行神秘化的解釋。

低調做人:明初首富沈萬三家族,為啥會被朱元璋清洗?

  這些解釋包括:沈萬三挖地挖到了金礦;學會了點金術;行善救了一批青蛙,得到了聚寶盆等等。總之,人們猜測他的財富不是降自天上,就是湧自地下。

  還有一種說法,說他的財富來自富豪陸道原。陸道原晚年散財避禍,把鉅額家產分給了沈萬三,自己做道士去了,深藏功與名。

時值元末亂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打土豪分田地。富豪們又沒辦法移民,很容易因財招禍。有些富豪看透歷史大勢,散盡家財求平安。當時的大畫家倪雲林,就放棄了家財,漂泊江湖。

  這個故事,比點金術、聚寶盆之類的荒誕傳說靠譜,但不一定可靠。每一個富豪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沈萬三也不例外。當人們開始八卦他的財富之時,他知道需要為自己的財富找到一種合理的來源解釋。所以,不能排除他本人參與了散播上述說法。

  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個人突然登上富豪榜,甚至成了首富,他也會高興並緊張社會輿論。他的智囊會幫他找來主流媒體記者,解釋他怎麼憑能力賺到大錢的,儘管這些解釋十有八九隱瞞了關鍵環節。

  不過,沈萬三的第一桶金故事至少說明,他是一個勇於冒險的商人。從古到今,這是任何一個超級富豪必備的個人素質之一。當別人散財求平安的時候,他反其道而行,相信富貴險中求。

  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以後的首富。沈萬三走多元化的企業經營之道,其中最來錢的生意有兩種:放貸與外貿。

  傳說,朱元璋曾給沈萬三一文錢,讓沈幫他錢生錢,每日翻番,以一月為期。沈毫不猶豫接了單,回去越想越不對勁,姓朱的把我當豬頭嗎?1,2,4,8……一個月下來,天文數字啊。

這個事,同樣不靠譜,但是,可以說明,高利貸是沈萬三商業帝國版圖的主業之一。

  明人筆記《雲蕉館紀談》記載,沈萬三“變為海賈,奔走徽、池、寧、太、常、鎮豪富間,輾轉貿易,致金數百萬,因以顯富”。可以看出,沈萬三登頂富豪榜,最主要還是靠海外貿易。元朝鼓勵海外貿易,沈萬三踩到政策的關鍵點,從而享受了政策紅利。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張士誠攻佔蘇州。這個私鹽販子出身的新霸主,知道外貿的重要性,設立市舶司,繼續元朝的開放政策。沈萬三家族從財力上支持張士誠,換取政治上的靠山。這名老資格的“海賈”在張士誠統治蘇州的十餘年間,穩坐富豪榜首席。

  但是,這也為朱元璋上臺後,沈萬三家族遭受打擊埋下伏筆。

  朱元璋最終贏得天下,沈萬三在政治投機中,押錯了寶。

  明朝肇始,沈萬三方憑藉老幹部的敏感,意識到曾經支持朱元璋的死對頭,現在成了洗刷不掉的“歷史問題”。他的第一反應是,必須馬上重新站隊,向新主表示誠意,讓對方知道自己已經觸及靈魂,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多種史籍記載,進入明朝,沈萬三家族積極助餉犒軍,協助朱元璋營建新都城。各種緊跟新主的節奏,但求博得一個政治正確。

低調做人:明初首富沈萬三家族,為啥會被朱元璋清洗?

  朱元璋窮苦出身,對富豪懷有天然的仇恨心理。再加上自元末以來,江南士紳富豪對明政權深懷芥蒂,以致朱元璋曾無奈感嘆:“張士誠小竊江東,吳民至今呼為張王。我為天子,此邦呼為老頭兒。”江南地主富豪,此前寧可擁張而不願站在朱一邊,雙方關係緊張。

  最為關鍵的是,朱元璋不是大度之人。沈萬三們的財富保續,因此大成問題。

  沈萬三能夠與權力進行交易的,除了錢,還是錢。他以商人的精明,希望重複前朝的致富故事。然而,用力太猛了。

作為首富,沈萬三曾組織兩浙大戶,主動納稅獻金,用於新王朝的日常開支。朱元璋修築南京城,沈萬三以一家財力,承擔了三分之一的築城任務。

  為了進一步表達誠意,這個富可敵國的首富,主動提出要給朱元璋的軍隊發餉。朱元璋反問他,我有百萬軍隊,你發得過來嗎?沈萬三回答,每人發一金,沒問題的啦。

  就在犒軍這件事上,沈萬三犯了政治大忌。天子的軍隊又不是國家足球隊,豈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勞軍發餉?

  蕭何當年拿出自己家裡所有的財產資助軍用,劉邦很不高興。蕭何不得不多買田地、貪小便宜,引得沿路都是告狀的老百姓,劉邦才放心下來。

  沈萬三要是多讀點歷史,就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了,可惜啊。

  總之,朱元璋暴怒,說沈萬三是亂民,要把他拉出去砍了。

  馬皇后趕緊勸諫,說一個人富可敵國,這個社會仇富的人多了去了,上天自然會滅掉他的,不用你親自動手啦。

低調做人:明初首富沈萬三家族,為啥會被朱元璋清洗?

  馬皇后這句話,絕對是大真理。從古到今,我們社會就在崇拜財富和仇視富人的怪圈裡打轉,幾千年都出不來。一個首富誕生了,大家都膜拜叫好;同樣,一個首富倒下了,大家還是拍手稱快。

  朱元璋聽了老婆的話,沒殺沈萬三,將他流放到了雲南。

  沈萬三出事,並不是沈家財富傳奇的終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的財富積累,至少蔭庇沈家三代人的榮華富貴。

  不過,看看沈家人的表現,就知道這個曾經的首富之家,難逃朱氏政權的二連擊、三連擊。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沈萬三已過世多年。沈家姻親官居正三品的莫禮,過訪沈家,結果驚呆了。

  你看這家人的日常器用:一般暴發戶用金銀器皿,沈家做宴席用刻絲(絲綢中的精品),用紫定器(定窯中的至尊),連筷擱都是羊脂玉做的。莫禮也算是出身於富豪排行榜上的家庭,什麼大場面沒見過。但是,他還是被沈家的奢華震住了。他隨即想到,這家人真是富貴慣了,一絲政治敏感性都沒有。現在,舉國上下打擊豪強,還這麼不知收斂,恐怕很快又要惹禍上身了!

  從沈萬三開始,這家人做生意有一套,應付政治卻很幼稚。

  與沈家不同的是,明朝開始後,一些有遠見的富豪跟元末亂世一樣,散財避禍。當時有個段子說,嘉定一個富戶,問剛從京城返鄉者的見聞,那人對他說,皇帝作了首詩:“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富戶一聽,馬上警覺起來,隨即安排,把家產託付給僕人,自己買舟帶著妻兒漂浮別處去。

  不到一年,江南的富家大族幾乎都難逃厄運,這個政治嗅覺敏銳的富戶卻獲得善終。

  朱元璋對江南富族的打擊是逐步推行的,先是課以重賦,再則沒收其田地作為官田,然後是強制遷徙、流放,最後放大招,利用“胡黨”“藍黨”“空印案”等政治案件,借通黨之名,全力打擊江南地主富紳勢力。每一次政治大案,被牽連的富商大戶都達數萬人。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藍黨案發。沈萬三的兒子、女婿、姻親等人都被牽連進去,要麼抄家,要麼流放,要麼被誅。連幾年前發出預警的莫禮,也沒能逃脫。

  這次打擊,對沈家是致命的,曾經的首富之家,急劇衰落。同時代的人,找到周莊沈萬三家,看了看,不覺得房子宏偉,感慨說,不過是中產人家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