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懷念致敬梅姐?

內地歌手解曉東說:“我是聽著她的歌成長的。一直到今天,她始終都是我的偶像。雖然沒有機會和她接觸、合作,但一直都知道她對事業很執著,即使患了癌症也依然不斷地追求。她的突然離世,使我有機會看到她大量的節目表演和各種介紹。一瞬間,我才發現我並沒有完全真正瞭解她。藝術上的成熟魅力和性格上的堅毅,以及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責任感和投入,包括對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讓我對她更是肅然起敬。她不僅是難得的優秀藝人,更是娛樂圈全體同仁的楷模。我們在悼念她的同時,也會將她的這種精神發揚,對於她曾指出的內地藝人不夠敬業一事,我們對她最好的致敬方法,莫過於把這種意見變成對我們的一種鞭策。新近成立的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表演者權益保障中心將為內地藝人創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空間和良好氛圍。”

香港《文匯報》於2003年12月31日刊登了文章《催人奮進的生命樂章》,回顧了梅豔芳為世人留下的經典名曲和一眾刻骨難忘的經典銀幕形象,她面對逆境頑強拼搏、熱愛生命的本色,亦系文章最重要的表達。文章在結尾處寫道:“在此艱難時世,對梅豔芳的最好懷念,就是要像她那樣,面對困境,不屈不撓,攜手同心渡過難關。”

文化評論人梁款在參加完梅豔芳的喪禮後,於文章《一個喪禮,兩點體會》中寫道:“那一天,我在靈堂待了很久,我感受到每一個喪禮都有雙重意義,它為離去的人求安息,也給留下的人存感覺,彷徨之後,是希望,是團結,以更新更強的力量去面對明天。我是以這樣的心情度過了梅豔芳的喪禮。”

喪禮上,張敏儀的悼詞中有一部分是這樣說的:梅豔芳是真正的香港傳奇,她公佈有病的時候,她曾經講過,我一定要打贏這場仗,她打贏了,而且贏得好漂亮。許多人悼念梅豔芳不單因為她的聲、色、藝,她有情有義,有始有終,她把最美麗的一面留給世人。短短四十年的人生路上,有許多波折、失意,但她最終成為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演藝人協會會長。梅豔芳和成龍一樣,由無到有,在成功之後不斷回饋社會……梅豔芳已經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她和張國榮一起,他們為世界增添色彩,留下無數思念。

楊紫瓊曾說:"知道她生病的時候呢,就知道時間是很短的。但是,你生病的時候,不要感覺自己在等死,懂嗎?我們要不停地做應該要做的東西,所以你看她最後那一兩年,她都有演唱會。那個時候我們有想過,有朋友的好朋友就說‘你不要唱了,你太辛苦了’。但是,我太瞭解她的性格……”

香港大學社會系教授吳俊雄曾經評價:“演藝界的確有情,你看看十年後張學友為她搞的演唱會就知道了。當年梅豔芳去世,香港大明星都放下身段,有情有義。以他們的身份,根本不需要作假。另外,喪禮上的悼詞亦很到位。梅豔芳的特別之處是她有很多交心的朋友,而且她一生經歷豐富,跨越了幾段歷史,每個時期跟不同的人建立關係。因此,重拾她的故事,就是了解香港流行文化世界,亦是瞭解香港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