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精神上却很难说越来越快乐。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虽然现在休闲购物,上网娱乐,旅游散心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惬意。但是短暂的快乐之后,烦躁和焦虑并没有缓解,郁闷迷茫的心境时刻笼罩心头。

人的不快乐是很微妙的。如:虽然有了一份体面工作,但还有闷闷不乐。又开始抱怨没有重用提升,工资又没有别人高。他人得到赞赏,而自己内心又酸酸的,黯然神伤......等等,弄得心事重重,彻夜难眠,真是何苦啊!

究其根本:这些痛苦不是源于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外在事物的规律变化,使一个人的心态没有处于现实状态看待,生产浮躁而已,没有得到克化而感到烦恼而己。

老子恰好就是一个看破红尘,洞察世界的智者,是一个心体清静,心态平和,心灵纯净的哲人。

人在浮躁烦恼的状态下,要修心,要开智慧。而老子学说有着伟大的处世哲理智慧:教人们如何修心,怎么开智。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老子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老子这句话教人们要修心:养精气锐,首先要营(魂)魄抱一,就是精神要专一,不可失散。形神合一,而不分离,也就是使心灵,受理性和内心支配必须得到统一。

行气练功的“内丹功法”,专心于一念,意守丹田,形神合一,这样才是人功练运气的前提。

“抟气致柔”就是像婴儿那样柔弱但却充滿生机,功聚丹田,达到丹田之气充盈,运营全身,使全身充滿元气而柔软调和。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就是用最纯净的水洗涤自己的心灵,涤除杂念。佛也有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至此将纷乱的思绪念头以及各种欲望彻底排除,才能使元气流行无碍,才能使元神清净,纯洁。

“玄观”就是人的内观,只有澄明之心才能内观精,气,神的运行变化,才能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这就是养好人的精,气,神,达到内心有自己的自然而然心里支配,心态就平和自然,一切浮躁忧郁就阴消阳散了。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老子言:“致虚极,守静笃。”,“少私寡欲”,“尊道而贵德”,“静曰复命”......等等。

这些都是在强调养神,养气,养精的重要性以至达到心静潜能开智的动力。

“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道家内丹练功法,通过经常的修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修炼,是完全可以达到进入潜意识状态,就有开智潜能状态。

“少私寡欲”.“尊道而贵德”,“静曰复命”要表现并保持住人本来的纯朴,就可遵从淳厚的德行。

要知道:人回归本性的根本就是静,是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所支配的。对人而言,“命”就是在天道自然规律支配下的命运和最终归宿。

为此,内心要恬淡,清静,虚空。因为天道是虚静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所以要效法天道,要放空自己,排除私欲杂念,回归人的自然本性,这点最为重要。

这就是老子教导人们的修心开智,是人们消除精神疲劳与烦恼的自身武器,是我们清静心灵的光照明灯。同时,也给人们开启智慧,避免烦恼生初带来了启示: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人的烦恼都是在为“我”的利益,喜欢,独尊......等等的思想观念形成种种与他人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并非真实存在,只是自身的一种感受而已。说穿了就是这个“我”与人身之外的物质起到了异常的变化,使得心态不平和形成的。

人身边的一切,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真正的预测是掌握不了的。但是最大的变化,也莫过于当做化作一把泥土,重新回归大自然怀抱的一瞬间而感到不会有烦恼。

为此,也就是老子教导的“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的万物根本,本性是虚静的潜意识思维来深醒,觉知,化解心灵对立,达到消除心中的烦恼。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佛法也有言:“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

由此,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但是总有事与愿违擦肩而过,心中也就有了伤害和烦恼。

不过佛度人生讲的与世结缘是很有道理: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但有些东西不是你的,你再烦恼也没有用。应要抛弃这些对身心毫无用处的烦恼。做生活的智者。

那么,要减轻或消除烦恼,享有快乐。把习惯了只在意自己思维意愿换位来思考,尝试用心去体会他人处境和心情,多去关心他人。或许也会使自己那颗紧绷和僵硬的心会变得柔和得多,也是治疗自己烦恼心病的良方。

老子:修心开智无烦恼

人生怎么才能圆滿走完自己感到无烦恼的一生,那老子已经告诉了人们的修心和开智。只要按照去做了,就可以使自己在浮躁而又烦恼的社会中获得一份清静,安宁,回归自己的本性,回归淡定从容的心灵乐园而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