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氣溫破同期極值 南方強降雨已在路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3日訊(記者 郭靜原)“五一”小長假過半,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始終高漲,公眾直呼受到了“靈魂烤問”。這次高溫究竟有多厲害,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涼快一些,南方的雨還會繼續下嗎?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

“五一”假期的前兩天,北方地區的氣溫可謂勇攀高峰,熱力十足,不是在破紀錄就是在破紀錄的路上。小長假第一天,有12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達到或突破5月上旬歷史極值,太原、天津和西安先後突破35℃,拿下了今年首個高溫日,其中太原打破了歷史上該城市最早出現高溫的紀錄(1981年的5月7日)。

5月2日,高溫“愈戰愈勇”,北方多地氣溫再破紀錄,氣溫達到或突破5月上旬歷史極值的國家氣象觀測站升到了140個,其中河南洛陽局地甚至達到了39℃。總的來看,小長假前兩日中,河北、北京、山東、內蒙古等地共有124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最高氣溫突破當月歷史極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破紀錄的數字中,有一部分是35℃以上,即達到了氣象學上的高溫標準。2日35℃以上的站點範圍較1日增多,且有部分測站達到38℃及以上。”張芳華說。

根據天氣預報,作為本次北方“高溫聯盟”的最後一名成員,今天(3日)的高溫範圍和強度仍不小,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區氣溫仍有望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預報結論也很快得到了印證,根據實況監測,3日當天,鄭州氣溫再創新高,至下午14時,鄭州氣溫已突破40℃大關,鄭州也成為今年首個突破40℃的省會城市。為此,鄭州市已發佈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得益於前半段的零星降水和雲層覆蓋,南方地區雖然不太涼爽,但卻幸運地沒有被划進本次“高溫聯盟”。以5月2日為例,在2942個國家氣象觀測站中,湖北、河南、山西、陝西四個省份“抱團加熱”,基本承包了大部分35℃(高溫)以上站點。

“而對比北方,南方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還是比較好地控制在30℃到34℃之間。”張芳華分析稱,在小長假前半段,南方地區雖然降雨不斷,但相對來說強度並不太強,基本以小到中雨為主,局地出現了大雨或暴雨。

進入到小長假“下半場”,降雨才開始真正唱主角,此前的“滴滴答答”也將正式變身“嘩嘩啦啦”。5月4日至5日,西南地區東部至江漢、江南等地將有較強降雨過程;其中,重慶東南部、貴州北部、湖北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上述地區累計降雨量有30毫米至70毫米、局地可達80毫米至130毫米。

張芳華表示,這次降水過程基本是一個東移的過程,從四川東部、重慶、貴州這一帶出發,一路東移到江西、浙江,最終入海。雖然降雨“走得快”,整個移動過程只要兩天時間,但由於水汽能量足,局地容易觸發強對流天氣,需多注意防雷防風雹。因此,假期後兩天安心宅在家中聽雨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張芳華提醒,4日至5日南方地區降雨增強,需防範局地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山區旅行需重點注意防範由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江南油菜和西南地區小麥成熟和收曬一定程度會受降雨影響,需及時收曬成熟作物,加強後期管理,防範農田溼漬害。

5月4日,北方公眾終於可以等到高溫明顯減弱了,因為冷空氣就要來了。根據“前站”信息,冷空氣已經到達並開始影響內蒙古的東北部地區,3日夜間抵達華北地區。冷空氣到達後,北方高溫天氣將明顯緩解。

預計3日至5日,受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將有4至5級風、陣風7級左右,日平均氣溫自北向南先後下降4℃至8℃,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中南部及山西東部、河北東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10℃以上;冷空氣影響過後,上述大部地區氣溫降至接近常年同期。張芳華建議,北方地區氣溫回調後,公眾外出需注意調整著裝,並在大風天裡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