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原創: 冷子墨Kevin


12歲男孩刺傷他人,卻還在法庭上轉告他的親生父母,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在《復聯4》近乎碾壓式的檔期裡上映,這部提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註定成為會成為票房的炮灰,但它義無反顧的來了。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何以為家》從一場法庭戲開場,通過人物口述來梳理整個故事,插敘講述了一個約12歲黎巴嫩男孩贊恩的悲慘故事。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12歲,對於孩子來說本來享受著家庭的愛護與童年的快樂。但對於弱小的贊恩來說,不僅無法上學,還要上街賺錢養家,甚至還得忍受父母不時的謾罵的毆打。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反觀這對父母呢?無力負擔起養育和教育責任的同時依舊不停生育,為了幾隻雞便拿11歲的二女兒去跟別人交換,甚至導致了她的死亡。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當得知自己的妹妹被害死後,幼小的身體裡爆發了壓抑已久的憤怒,親手為妹妹復仇。歷盡人世間的苦難,最後卻因傷人入獄,無奈絕望之下的贊恩在法庭之上狀告父母。

“我想起訴父母。”

“為什麼要起訴父母?”

“因為生了我。”

當這一幕出現的時候會有許多父母會無法理解,為什麼孩子不感恩卻反過來責備自己?

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嗎?

《何以為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贊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現狀,後半段則描述了贊恩離家出走後暫時得到了年輕黑人媽媽的憐憫庇護,可沒多久年輕黑媽被抓後贊恩不得不獨自艱辛照顧小黑娃。

一個連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歲孩子卻還時刻想著照顧一個未足歲的孩子,只因為曾經短短几天的庇護,如果連這樣的舉動都算不上感恩的話,那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感恩呢?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有句話這樣說:父母都在等著孩子感謝,但孩子卻在等父母一個道歉

回想前不久網絡上爆出的童模被親媽爆踹事件,就是這樣的典型。當媽的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做錯了事情,自己無論是打是罵都是理所當然。可在孩子眼裡卻不一樣,為了不讓爸媽辛苦,即便冬穿紗夏穿襖、小小年紀就要撐起養家重擔也不曾有過怨言。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父母把孩子當做自己賺錢的工具,孩子卻把父母當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去守護,這到底誰才是“父母”、誰才是“孩子”?

片中的這對父母不也是這個樣子嗎?把孩子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卻從未以愛的名義去保護和愛惜,反而把孩子當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責怪其為妹妹報仇的兒子。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何以為家》不僅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更在“生育癌患者”臉上狠狠地甩了兩巴掌。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造就了中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和“多子多福”等傳統觀念。在壓抑了三十年之後許多中國人終於放開了肚皮,義無反顧投身進了生育浪潮。

但在這股浪潮裡我們看到了許多個為了生而生的家庭,他們無視自己的年齡、無視經濟承受能力,甚至是無視自己該有的責任就把孩子生了出來。在新生兒出世的那一天,不僅僅帶來了喜悅和希望,更伴隨著巨大的責任。可往往在養育的過程中,愛與責任時常是不到位、甚至是不對等的。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因為成為父母不需要考試,也不需要經過孩子的同意。但為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來,讓他們經歷人世間的苦難卻不給予他們愛與關懷,是何等的殘忍。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片中經歷一切苦難的贊恩,最後法庭上發出了他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從雪藏了五年之久的《狗十三》到遠渡重洋的《何以為家》,它們都在竭力向我們吶喊:如果沒有愛,請不要把孩子輕易帶到這個世界來。

12歲男孩當庭上訴:你們憑什麼做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