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銀”明末戰場遺址三期考古結束,總計發掘文物10000餘件。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枚印面鑄有“蜀世子寶”的金印。從印文可知,金印曾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
“蜀世子寶”金印出水
為國內目前唯一一枚
本期水下考古發掘最“重量級”的發現,是一枚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印臺邊長10釐米,厚3釐米,重達16斤,含金量高達95%。
“蜀”字,證明這枚金印原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為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徵,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蜀世子寶”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據史料記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佔領成都,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1647年7月,張獻忠率部與明朝殘將、川西地方將領楊展在彭山江口激戰,潰不成軍。張獻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滿載金銀的船隻多數被燒或因相互撞擊,沉入江中 。
在民間,也流傳著相關傳說:張獻忠兵敗四川,曾經“江口沉銀”,把大量的金銀財寶沉入江底,然而具體地點卻成了謎。
2017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至今已完成三期發掘工作,其間考古隊發現了大量文物,進一步印證“張獻忠沉銀傳說”的真實性。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