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約等於思•愛善:用愛與善衡量讀書的質量

讀書日裡不想看書,那就寫點日記吧!

世界讀書日,不僅僅與讀書有關,它至少還涉及寫作、尊重思想大師、保護知識產權等!甚至,有時候我們應該記住其全稱,即“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故又稱“世界圖書日”!簡言之,世界讀書日關注人們閱讀、寫作、圖書出版、版權保護。

閱讀、寫作離不開思考、思索,即便是略有所思。讀書的心得體會便是思之結果。同樣,閱讀還需要汲取思想智慧,並加以審思!

而不論是外在的大千世界還是內在的心理世界,均需要愛與善的存續與滋養。閱讀可以賞析愛與善,寫作可以記錄愛與善。同時,圖書出版、版權保護也需要道德與法律上的善,而這便是對版權者的一種愛!所以說,可以用“思•愛善”來約等於“4•23”!

當然, “思•愛善”,不只是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或倫理學)上的事,而且還是生活上的事,甚至是人生上的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部書,活著的還在邊閱歷邊書寫,走了的已把整本書放在了人類書架上或私人書櫃裡。

不過,讀書又有“在經典中讀”與“在非經典中讀”之分。而且,從讀書導致的結果來看,又有“開卷有益”與“開卷無益”甚至“開卷有害”之分!尤其是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種種的“書”又良莠不齊,各種紙質書和“電紙書”“電子書”等又琳琅滿目,有些甚至是“一片狼藉”!

所以,讀書也要審思讀什麼書?以及讀書的結果如何?即如何衡量讀書的質量呢?

我想,用愛與善來衡量吧!讀書,可以給自己一種特殊的愛,比如通過讀書尋找慰藉、愉悅,也可以通過讀書解惑、解憂,還可以通過讀書明志、啟航,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在給自己愛!不僅如此,讀書也可以讓整個社會充滿愛,這可以通過讓整個社會文明起來、溫暖起來、溫馨起來來實現,而建設書香社會的目的之一便是讓整個社會充滿陽光與愛意,書香家庭、書香校園亦是如此!

“解憂雜貨店”何以成為全世界的“店”,就在於它給予人們了愛;讓整個世界充滿愛,不僅是寫書人的或有意或無意的好意,也是讀書人願意、樂意去做的事!

4•23約等於思•愛善:用愛與善衡量讀書的質量

至於“善”,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書以載道”,這個“道”不僅在內容上承載著“善”,也在路徑上導引著“善”!這樣,“書以載道”嚴格來說當是“書以載正道”!

整個人類從古至今那麼多經典著作之所以“永流傳”,其最終的原因之一便是它們承載並導引著“善”!而就單個人而言,不論哲學著作還是文學著作抑或科學著作,讀它們的目的或無意結果就是尋找一種“善”或“善的東西”!甚至,有些人可以通過讀書改變乃至重塑其言行舉止、心理意圖、品質品行,等等,等等,而最終走向和走進“善”!

可以說,讀書的目的或結果之一就是讓個人和社會充滿愛與善,否則,書不讀也罷!

如此一來,用“思•愛善”來約等於“4•23”,我想還是說得通的!

鄭州須水河畔

2020.4.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