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佳節——七夕節,同時也是各大賣場瘋狂促銷的購物節。購物買禮物當然少不了朋友圈曬圖瘋狂虐狗的環節。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但是,單身狗們大可不必為了這個所謂的“中國情人節”感到苦惱,在今天介紹七夕之前,先來糾正一下大家: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是女孩子們向織女乞巧的日子。這一天有女孩子的人家都會拜織女,祈求可以讓自家的女孩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故而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有關七夕的文字記載,最早的記載是《詩經》。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其中《詩經·大東》中說:“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天上的織女一日移動七次非常繁忙,但即使如此卻沒有織出好布帛。而那閃閃發光的牽牛星,卻不能用來拉車輛。



這便是牛郎織女傳說最初的雛形了。可見,最初古人對牛郎織女的描繪,其實是從手工業和農耕文明的角度去思考的,並沒有出現關於鵲橋約會的情節,也沒有關於兩人愛情故事的描寫。
因此,七夕節,從一開始就不是情人節。所謂的“中國情人節”,只不過是一場美好的誤會罷了。

七夕的內涵

古人崇拜的星星,遠不止牛郎織女。

這是由於古代科技文化落後,古人對於未知的天空產生了自然崇拜。除了牛郎織女,古人還認為天上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而這其中又以北斗七星最亮。而北斗牛郎織女其實只是眾多古人崇拜的星星之一。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除了自然崇拜,七夕佳節的日期,還代表了古人對於時間的崇拜。
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因此,古人認為這一天是慶祝豐收的吉利日子,而兩個七在一起的“重日”便更顯吉慶。
同時,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人們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這樣一來,這個代表了古人無限美好想象的好日子,當然要天地同樂啊,於是七月初七這一天就成了牛郎織女的七夕節啦。

牛郎織女的起源

至於七夕節演變成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可能要追溯到東漢時期了。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據東漢《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這時牛郎織女的故事才有了一點點雛形。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戰亂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離亂中的百姓迫切希望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可現實中美滿生活難求,妻離子散卻比比皆是。於是百姓只能寄希望於神話中的人物,希望能夠有個超級英雄一樣的人,能夠讓離散的人們有美好的結局。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在這個背景下,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據《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至此,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才有了完整終結版。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到了現代,七夕節有了不一樣的含義。隨著“情人節”的宣傳,七夕節成了商家促銷的購物狂歡節。傳統佳節七夕節,就這麼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地被注予新的含義。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參考資料:

《詩經》,《太平御覽》,《周易》,《月令廣義.七月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