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1626年9月30日,努爾哈赤死去。臨死前,他囑咐八貝勒不要讓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成為獨裁者,而是進行集體統治。

當時,八貝勒中有四大貝勒,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其中,皇太極年齡最小,但勢力最大。在心裡,皇太極非常想登上汗位。最後,年長的貝勒代善提議由皇太極繼承汗位,其他年輕的宗族成員宣誓向他效忠。作為回報,皇太極向三位兄長跪拜。同時,在正式場合,四人同座。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皇太極

儘管成為了大汗,但皇太極仍然被集體統治制度約束。而他用來使自己真正凌駕於諸兄長的方法,就是對待漢族合作者的策略。

皇太極的策略大致可分為兩部分:首先,將之前三年對遼東漢人的屠殺歸罪於努爾哈赤;第二,改善漢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具體包括採用漢人的法律、漢族奴隸由漢官管轄、在漢人中選拔官吏。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努爾哈赤

作為回報,漢人開始為皇太極的集權計劃出謀劃策:首先,戰利品要先送30%進入大汗的府庫,再由八貝勒分享剩餘的70%;其次,賜給旗人的錢物酒宴由大汗支付;第三,派遣諳班(大臣)進入各旗,分割貝勒的權力。

1629年11月,皇太極儘管進攻北京失敗,被祖大壽擊敗,但是還是佔領了關內四座重要城鎮:灤州、遷安、遵化、永平。皇太極極力對四城軍民採取安撫政策,還盛情款待了明朝降官。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祖大壽

1630年4月,皇太極返回瀋陽,大貝勒之一阿敏至前線督師。不久,祖大壽反攻,奪回了灤州。部下勸阿敏守衛好剩下的三城,結果,阿敏因為漢人幫助皇太極集權而對漢人不滿,就對遷安、永平實行了屠城。並且留下空城離開。明軍順勢收復了殘破的城鎮。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阿敏

皇太極得知阿敏屠城後大怒,幽禁了阿敏。

阿敏的衝動不僅沒能阻止皇太極集權,反而使自己的鑲藍旗落入了皇太極親信濟爾哈朗手中,加強了皇太極的權力。

阿敏屠城後,皇太極增強了繼續安撫漢人的決心。因為皇太極認為阿敏的屠城行為是因為對漢人缺乏瞭解,所以他下令滿漢官員子弟就學讀書。

佔領永平後,對皇太極的漢化政治啟迪上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個人是寧完我,他是一個遼東邊民。正是寧完我,建議皇太極閱讀“四書”、《孫子兵法》、《資治通鑑》等漢人書籍;建議皇太極效仿明朝,建立六部制度管理後金政府。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漢族合作者的?

寧完我

佔領永平之後,皇太極還建立了一支由漢人佟養性統率的漢人軍隊,滿語叫尼堪超哈。就是這個佟養性,率領從永平俘虜來的漢族鑄炮工匠為皇太極鑄造歐式大炮。1631年2月8日,皇太極擁有了40門歐式大炮。這些大炮在後金和明朝的一場具有轉折點意義的戰鬥——大淩河之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