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後,明朝的大殺器和軍事戰略是什麼?

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和遼西部分地區後,就停止了軍事行動。之所以停止軍事行動,除了一時間無法消化治下的漢人以外,後金和明朝的軍事實力、戰略對比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後金方面,主要是努爾哈赤的軍隊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城。而明朝方面的大殺器是紅夷大炮,戰略則體現為先剿滅國內叛亂的保守戰略。

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後,明朝的大殺器和軍事戰略是什麼?

操作紅夷大炮的明軍

紅夷大炮其實就是當時的葡萄牙大炮。這種大炮在當時的明朝人看來威力無比。1620年,利瑪竇的教徒徐光啟,和南京禮部尚書李之藻(同樣是教徒)提出,可以用紅夷大炮裝備明軍。但是,朝廷當中有人反對這種提議,特別是軍界。軍界人士認為,紅夷大炮的使用會導致西方勢力在中國的進一步擴張,會侵蝕中國的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卻是中國保持穩定的不二法門。

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後,明朝的大殺器和軍事戰略是什麼?

利瑪竇

但是,在紅夷大炮的威力面前,守舊勢力還是妥協了。廣寧陷落後,基督徒孫元化和徐光啟又建議用紅夷大炮裝備明軍。在侯震暘等東林黨人的支持下,該建議被採納。從1623年起,一直到40年代初,在葡萄牙炮手、湯若望等人的幫助下,明朝東北的駐軍逐漸都裝備了紅夷大炮。

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後,明朝的大殺器和軍事戰略是什麼?

湯若望

由於有了大殺器紅夷大炮,明朝政府派了毛遂自薦的“進取派”將領袁崇煥前往遼東。儘管當時袁崇煥在遼東的頂頭上司王在晉反對袁崇煥的激進計劃,並不打算加強邊遠的前線陣地的守備。但是,被派遣前往前線驗證王在晉計劃的孫承宗支持袁崇煥。

努爾哈赤吞併遼東後,明朝的大殺器和軍事戰略是什麼?

袁崇煥

雖然天啟皇帝一開始也支持袁崇煥和孫承宗,但他的支持沒有持續多久。反對袁崇煥和孫承宗的大臣認為,當時遼東的局勢還是可控的,對明朝政府來說,更重要的任務是平定內地的叛亂。而且,這些大臣鼓吹,袁崇煥和孫承宗的計劃正是東林黨人的陰謀。

1624年-1625年,雙方爭論異常激烈。1625年11月,孫承宗因為部下的一次小小的軍事失利而遭到彈劾,辭去了遼東經略職務。其繼任者是高第,是魏忠賢的同黨,也就是反對東林黨,進而反對袁崇煥、孫承宗等人的激進計劃的人。

高第乘機向天啟皇帝遊說,說與其千里迢迢地向寧遠等邊遠地區的軍鎮運送給養,不如全力防守關內防線。於是,錦州一線各城堡都被放棄,袁崇煥的守軍的給養也被削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