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智能手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不管是硬件、軟件還是外觀形態都發生了許多變化,從原來速度慢得要命到現在可以流暢觀看高清視頻;從原來幾百M的內存到現在128G甚至1T的容量;從只有很少的手機軟件到現在各類軟件層出不窮!等等在其它方面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智能手機

手機充電接口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從原來的Mini USB到後來的Micro USB,再到現在的Type-C接口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4種手機接口:Mini USB,Micro USB,Type-c以及Lighting。講一講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它們都有哪些區別。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手機接口

  • Mini USB

這種接口現在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大部分功能機上都使用的是這一類的接口,特點就是比較厚,只支持單面插入,不支持正反插入。早期大多數山寨國產機、音樂播放器、移動硬盤、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是採用的這種接口。依稀記得在13年的時候我揹著家人偷偷買過一臺MP4,當時花了我100多元,真的非常心疼啊,這臺MP4就採用的是這種接口,而且現在還保存著,不過已經不能正常使用了,我的青春歲月啊,真的是滿滿的回憶!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Mini USB接口

  • Micro USB

這類接口現在也正在慢慢被淘汰的過程中,現在一些低端機都不再採用這種接口,比如紅米NOTE7。相比於前面的Mini USB接口,它的特點就是比較扁,不想以前那麼厚,可以有效降低手機開孔大小,從而使得手機能夠做的更薄;傳輸速度相比於Mini USB來說更快一些;同樣它的使用壽命也更長,可以達到10000次的拔插壽命和強度。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Micro USB數據線

這種插頭出來之後,市面上開始興起具有OTG功能的數據線,用過的朋友應該還有些印象,OTG線的作用就是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比如使用這種類型的線可以把手機上的數據複製到U盤裡面,再把U盤裡的數據拷貝到電腦上,當時在線文件傳輸的方式還沒有普及的時候,這種方法真的非常實用。同樣的,這種接口也只支持單邊插入,不支持正反雙面插入。我使用的第一部智能手機小米4,當時就是採用的這種類型的接口。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OTG數據線

  • Type-C

這種接口最好的一點就是不分正反面,正反都可以插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充電器方向插反了。同時Type-C接口具有更高的傳輸速度以及更快的電力傳輸,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快充。值得注意的是Type-C支持USB3.1標準,同時兼容以前的USB2.0和USB3.0標準。這些比較優異的特點使得這種類型的接口一經問世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迅速佔領市場,目前安卓旗艦機基本上都是採用的這種接口。華為Mate20、小米9等等都是使用的Type-c接口。我想強迫症肯定也會特別喜歡這種類型的數據線,因為它是對稱的,看起來還挺好看的!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Type-C數據線

  • Lighting接口

中文也稱閃電接口,是蘋果手機上採用的接口。雖然它叫做閃電接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充電速度像閃電一樣,用過蘋果的朋友都知道蘋果的尿性,萬年的5V-1A,充電速度也就一般水平。其實蘋果的Lighting接口(閃電接口)是由之前的30Pin接口演變而來的,為什麼30Pin會被淘汰呢?是由於它的尺寸過大,容易導致手機進灰,而且也不美觀,所以改成了現在比較小巧的Lighting接口。同樣的,Lighting接口和Type-C接口一樣不分正反面,兩邊都可以插入。蘋果從iPhone5開始使用Lighting接口。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Lighting接口

比較

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相比於之前的Micro-USB接口以及Mini USB接口,除了傳輸速度和充電速度更快更穩定之外,還能首先其它更多的功能,比如音頻、視頻輸出,照片導入,USB輸入等等。不過隨著網速的不斷提升以及各種在線傳輸方式不斷完善,現在人們很少使用數據線來傳輸數據了,基本上只用它來進行充電,而且現在無線充電也慢慢流行起來,估計不久的將來手機充電孔以及數據線也會像耳機孔一樣被慢慢淘汰掉!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無線充電

總結

科技小知識!你都瞭解這些手機接口嗎?漲知識了

總結

縱觀這麼些年手機接口的更新迭代,不難看出手機接口的發展向著更加小巧、方便,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其實不僅僅是接口,智能手機的其它硬件、軟件等也都向著這樣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得手機變得更加智能、更加具有科技感!未來會不會有新的接口替代現在主流的這些接口呢?我想肯定會有的,時代是在不斷髮展的,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讓我們敬請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