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抗癌路,步步走來動魄心驚

已經連續兩週腹部悶脹不適了,孩子們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眼中的擔心卻顯而易見,我知道他們是怕我切除的那個肌纖維母細胞瘤復發。

腫瘤、復發,可能只有患過癌的人才能深刻感受到這兩個詞滿滿的惡意吧。

五年前我在寧波二院被診斷出腹部長有肌纖維母細胞瘤,這種瘤雖然低度惡性,生長緩慢,但是因為它長在了我的結腸繫膜根部,所以當時手術時只切除了2/3,餘下的1/3通過放療進行控制。一天3次,我足足照了105次的光,當我放療期間不斷往返於寧波二院與慈林醫院複查時,兩邊的醫生通過增加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很肯定地告訴我:腫瘤被控制住了,它很穩定。那一刻的我恍若新生,我知道這一腳我重新踏回了生門。

眾所周知腫瘤患者的生存期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五年生存率,而今年剛好是我手術後的第五年,這兩週的納差、進食困難,身體消瘦孩子們看在眼裡怎麼能不著急?

元旦這天,在孩子的陪同下我再次來到了慈林醫院,求診於消化內科。消化內科的醫生聽了我的描述也懷疑是腫瘤的復發,在隨後的增強CT中發現了我的結腸肝曲域有一個4X8X6的巨大腫瘤。

回首抗癌路,步步走來動魄心驚

真是晴天霹靂,怕什麼來什麼,現在的我已經年近古稀,身體素質各方面遠不如五年前了,還會有上次那麼好的運氣闖過這一關嗎?我不敢往下想。

醫生們看出了我的擔憂,將我收治後,馬上請腫瘤外科的胡志浩主任及其專家團隊來進行會診,胡主任當場提出鑑於我可能是復發,加之以前進行過放療,最好的方法是提請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

原來慈林醫院在2018年下半年新成立了一個腫瘤中心,會診方式是國際上最流行的多學科聯合會診。我不懂為什麼需要聯合會診,他們告訴我是因為腫瘤是一個多種併發症的病種,單科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很容易產偏面性,只有多學科的各個專家坐在一起集體討論出的治療結果才會是最科學最優化的診療方案。好吧,這個答案我服氣。

很快就等來我的多學科聯合會診,1月8號這天,在腫瘤中心的會議室內,腫瘤外科、放療科、麻醉科與門辦的專家們濟濟一堂熱烈的討論著我的病例。

事後我才知道,那天在這間會議室內,針對我的情況,專家們連連發問,把各種情況都預想到了。包括第一,他們懷疑我新長的是否也是肌纖維母細胞瘤或者說是由於肌纖維母細胞瘤引起的另一個低度惡性腫瘤,手術能否切除;第二,是否是由這個腫瘤引起的消化道的梗阻,手術完成後能否就通暢,解決梗阻的問題;第三,放療與未放療的患者腹腔內的情況不同,手術難度也不一樣,會不會最後做成一個開關手術?第四,如果手術無法切除,做迴腸造瘻是否可行,會不會引起其它併發症?第五,如果都不行的話,腫瘤內科或是放療科是否有其它的替代治療方案。

回首抗癌路,步步走來動魄心驚

會診結束後,專家們請我們入內,很坦率的告訴了我們會診的意見及結果:他們認為我新長的這個瘤與之前的那個肌纖維母細胞瘤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單純的又長了一個腺瘤,而我手術的難點在於,我是二次手術且之前進行過放療,腫塊的遊離,解剖結構的變化、血管的脆化以及腹腔壁上可能會有轉移,最後的結論是手術有機會做,但是難度較大,問我是否考慮做手術。

做。我的回答乾脆而又果決,因為我相信慈林醫院,相信腫瘤中心這些專家們的技術,也願意再給自己博一次的機會。

1月10日的晚上經過兩個半小時手術,醫生欣喜的告訴我手術很成功,一切都比預想的還要好,

回首抗癌路,步步走來動魄心驚

腫瘤切除很乾淨,沒有發現轉移現象,腹腔粘連也不嚴重,連手術出血都很少,探測過之前的那個肌纖維母細胞瘤發現已經不明顯,控制得非常不錯,兩週後我就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再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又一次獲得重生。

回首這五年抗癌路,雖然步步走來動魄心驚,但這也是我幸運的五年,充滿感恩的五年,感恩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讓我學會了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坎坷,感謝一直陪伴支持和我相濡以沫的親人們,更要感謝所有給我治療的醫生們,是你們讓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讓我瞭解生命是有意義的。

活著比什麼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