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五四精神,做新時代圓夢人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一代青年的教育工作,青年責任建設持續向好向上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寄語新時代青年時強調,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樹立勞動觀念,追求人生價值。廣大青年學生正是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會面臨來自家庭、學校、同學、老師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思想情感容易波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就需要輔導員充當學生思想情感教師,聆聽學生訴求,舒緩學生的精神壓力,要給學生心靈埋下一顆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價值觀是行動的先導,積極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激發青年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一代的青年,承擔著建設祖國的責任和使命,應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堅定不移地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將愛國情、愛校情、愛黨情融入到平時的學習實踐中去,內化成自身的精神信仰,外化成具體的實際行動。要加強青年自身的政治引導,培養新時代青年高度的政治覺悟、堅定的職業操守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學習勞動精髓,奮鬥民族建設。新時代青年的第一任務就是學習,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勞動的精髓,增強其自身綜合素質和本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抓學習,既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幹、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要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豐富拓寬知識面,提升知識轉化能力,以滿足時代對複合型、綜合型、全能型人才的需求。新一代青年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守勞動作風,將勞動觀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將自己的個人夢想融入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青年在學校中獲得了知識和技能,在社會中就應該學以致用,這是相輔相成的兩部分,前者是後者基礎,而後者則是前者的重要補充。勞動實踐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長年累月的積累中慢慢養成的。對於廣大青年學生來說,他們還處在性格、思維方式、人生態度養成形成的黃金階段,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勞動實踐,是極其有必要的。

秉持勞動精神,堅守工作崗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深情地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高度讚揚了新一代青年的奉獻精神、奮鬥精神。當代青年學生是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有使命的新一代青年,理應承擔起建設祖國、繁榮社會、興旺家庭的責任,這離不開勞動精神與勞動實踐。青年們用自己的所學所知,服務社會、造福人民,將科學文化理論知識轉化為富國強民的實際生產力,同樣離不開勞動。青年們要認準自己的社會定位,以充沛的勞動活力和敦實的勞動態度,迅速適應和堅守工作崗位,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高舉勞動旗幟,開創輝煌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旗幟引領方向,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艱苦奮鬥的不懈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廣大青年學生的參與,他們對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增添了無限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證。廣大青年學生是有理想、有擔當、有信念的新一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實踐者,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文化、高尚的道德情操、開闊的眼界視野,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科學理論文化知識與勞動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前最偉大的夢想,偉大夢想的實現需要具有勞動精神的奮鬥者、踐行者、推動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離不開千千萬萬具有勞動精神的青年學生,他們是新時代的築夢人、追夢人、圓夢人。

(作者:王寅,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