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小時候總會被問“你長大要做什麼?”最接地氣的回答也就是警察、醫生、老師,慢慢的會發現,幾乎每一位老師都會告訴自己的學生一句話“長大不要做老師”。初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告訴我,長大了不要當老師,當時我不懂為什麼。如今沒聽老師的話,從教幾年的我終於明白了當年老師的用意——做老師真的會天天被氣個半死。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我想成為教師

高中時很討厭班主任,暗暗地想著,長大了一定要做老師,還要教他的孩子,折磨他的孩子。畢業後真的成為了一名老師,也真的教到了老師的孩子。沒有折磨,反而覺得格外的親切。後來終於明白那些告訴自己學生“不要做教師”的老師們,他們不是看不起自己的職業,更不是看不起自己的學生,而是他們知道做老師的難處。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工資低

大家最關心的一點——教師工資,人人都說當教師好,一年就上幾個月的班,雙休還有寒暑假,又是鐵飯碗,但就是工資低。國家幾乎每一年都會優化教師工資待遇,教師工資不能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每年都要把教師工資提上一提,弄得好像是天天漲工資一樣。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像這些漲工資的提議,很少有地方能真正做到。筆者在農村教學,加上前幾個月才開始有的補助,每個月才兩千多塊錢。教師工資高嗎?地區不同、資質不同,工資就不同。

男教師的現狀

男教師在教師行業裡的確很吃香,原因是不管在何處,男教師都很少。所以但凡是男教師多熬上幾年,總能混上個一官半職。但說實話男生最好不要步入教師這個行業,除非你是真的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在農村,教師很難找到對象。用我們當地的話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是作為男教師,很多人都普遍認為男教師很沒有“出息”,甚至有的女教師都看不上作為同行的男教師,這的確是一種社會偏見。

教師地位越來越低

雖說職業無貴賤之分,但教師的地位卻越來越不如從前。當年孔子罵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時,竟罵成了千古名言,也沒有哪位家長投訴曝光他。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筆者上小學時,開學前要到學校剷草,替老師打掃衛生;開學後還要幫老師寫教案、批改作業;平時老師家裡有事了,還會去充當個臨時工。終於熬到了我做老師,開學前要去學校把衛生打掃好;開學後教案自己寫,作業不但要自己改,還得求著學生交作業。一句話說錯了就有家長威脅說要告你,我的小心臟,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混到這地步,你說悲催不悲催。

行業敗類比比皆是

每個行業都有敗類,老師猥褻學生、老師虐待學生、老師變相收禮等等。網絡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越來越多的教師問題被報道出來,致使很多人以為這些都成了教育的常態。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老師並不輕鬆

都說老師輕鬆,但老師的抱怨聲也很多:其實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少,一個人帶著幾十個調皮的孩子,有多累可想而知。校園裡也並不是真正地祥和之地,勾心鬥角還是有的,為了評優秀、晉級爭得頭破血流,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議,學不完的精神政策,填不完的表格,逃不過的檢查。

教師總是告誡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這背後到底是為什麼?

職業價值

或許作為一名老師,並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職業價值。老師工作的辛苦、從孩子身上得到的快樂,只有老師自己身處其中才能體會到。學生的一句“老師我最喜歡上你的課”,自己能開心好多天;看著學生成長,就會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雖然我們常說幹一行要愛一行,但只有幹哪一行,才會知道哪一行的辛苦。作為老師,已經體會到了當老師的苦,所以才會告誡自己的學生“長大後不要做老師”。


每天都會和你分享教育知識,歡迎關注和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