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在《易經》中記載:“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古人也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在中國風水是眾人自古以來便相信的事情,在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記載以及物品之中,也可以看出許多關於風水的痕跡。就比如唐代時期所記載的“開元鐵牛”。

“開元鐵牛”因其曾深埋於黃河渡口,因此也被稱之為“黃河鐵牛”,所謂水來土掩,由於坤牛勝水,因此在古代的時候,時常會用製成牛的模樣的物品用於鎮壓洪水爆發亦或者是河水氾濫。

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而這唐代的“開元鐵牛”在出土後,其價值便是國寶級的,而令人驚奇的是,這樣的國寶卻沒有得到任何的保護,什麼還露天存放30年,這是為什麼呢?

挖出文物,引起軒然大波

讓文物重現世間便是考古學家們一生的嚮往,有許多的文物歷經千年也沒能夠重現其光輝。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考古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之下,總算是不至於讓所有的文物都在地底下失去自身的價值,而這些重現世間的文物中,也有不少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一經出現便光彩照人。

對於這些好不容易才挖掘出來的寶物,考古學家們自然是深怕其有絲毫的損壞,一經出土便火速進行妥善的保管。然而,“開元鐵牛”卻是個例外。

這件文物起初被製造出來,便是為了要穩固黃河的一座浮橋,因此也被稱為黃河鐵牛,之所以是牛的模樣是因為這寄寓了古人們的美好願望。

這四尊黃河鐵牛其長度約為三米,而寬度則超過了一米,高度也將近有兩米,可謂是體型龐大,此外,其外觀也是頗為巧妙的,在牛尾處還特意的製作有蓮花、卷草之類的花紋以作為裝飾用途。

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除了鐵牛之外,每尊鐵牛的周圍還配有一個鐵人,從外表上看,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民族,看上去就像是在執鞭策牛一般,一眼望去,讓人彷彿看到了人在驅趕牛的場景。

可惜的是,黃河鐵牛所守衛的浮橋,沒有被河水沖毀,卻抵擋不住戰爭的侵襲,在元末時浮橋被毀,黃河鐵牛也就失去了其作用,而後隨著黃河的改道決堤,導致了水位不斷的上漲,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黃河鐵牛也逐漸被河水淹沒了,深入水底後又被泥沙吞沒。

後人們在枯水季節時,偶爾能夠摸到黃河鐵牛,當文物局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便組織隊伍前來挖掘文物,最終於1989年時,黃河鐵牛以及鐵人重現世間。

這數件龐大的文物一經出土便引起了了軒然大波,人們對於這樣的國寶級文物無不感到驚訝。

文物作用以及價值

實際上,也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為何鐵製的黃河鐵牛會是國寶,畢竟如今想仿造一件絕非難事。

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在此,需要解釋的是,文物的價值並非只是其材質的昂貴與否,一張紙的價格不會太貴,而用這張紙畫出一幅名畫,其價值便會變成天文數字。而黃河鐵牛之所以貴為國寶,要考慮到其出現的唐代時,鐵可比黃金還要稀有,當時的冶煉工藝遠不如今,因此想要製造如此龐大的工藝品,其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黃河鐵牛也是“蒲津渡遺址”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觀賞價值的文物,其出土為研究水文地質、黃河變遷以及黃河治理等領域,提供了相當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這四尊鐵牛也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的鐵質文物,在國內外都是極為罕見的。

因此,不論是從歷史悠久,還是工藝水平的角度,黃河鐵牛都屬於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貴為國寶卻露天存放30年,不用看守無人保護

為什麼不保護?實際上,並非專家們無心保護,而是無能為力。經過了長時間的河水浸泡沖刷,已經讓黃河鐵牛的表面有了些許生鏽,但是若是想要將如此龐大的文物進行搬運的話,必然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破壞,其對於鐵製文物的保護是考古界歷來的難題,

因此,最終專家們經過商議,才決定了要對其採取“就地保護”的措施,既然無法更好的保護,至少也不要對其造成破壞,等到文物保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之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才是明智之舉。

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而這些黃河鐵牛由於其每座鐵牛都有七十噸左右的重量,並且其底座還特意跟地面進行了固定,因此是很難對其進行搬運的,再加上其龐大的外形,就算是有人有意進行偷盜行為,想要成功也是難如登天的。再由於是可辨度太高,因此就算得手了也無法進行買賣,因此專家們一點都不擔心黃河鐵牛會遭遇盜竊事件,將其就在原地還可以讓人們進行觀摩,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小結

就目前來說,黃河鐵牛的保存狀況還是比較良好的,雖說經過了上百年的浸泡以及數十年的日曬雨淋,但是仍舊沒有太大的毀壞,由此也足以見得古代時候的工藝水平。

如今當人們見到氣勢恢宏的黃河鐵牛時,再配合混混黃河,容易聯想到當年大唐的兵馬飛馳以及商旅繁華的盛景。

可惜的是,據記載在黃河的對岸應當還有對應的四尊鐵牛至今沒有找到,據猜測應當仍沉澱在混混黃河之中吧,即便是專家們經過多次打撈依舊無果,希望在未來的某天能夠聽到另外四尊鐵牛重現世間的消息。

山西出土國寶“黃河鐵牛”,露天存放30年,無人看守,為何不保護

現如今,黃河鐵牛依舊還是在露天存放的階段,不過,各位文物愛好者們也不用對此太過擔心,相信惜文物如命的專家們,如今也在為了鐵製文物的保護而不懈努力的研究著,我們也期待未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科學的發展,未來像黃河鐵牛等鐵製文物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不用再在外風吹日曬了。

參考資料:《易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