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三生】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

【夜听三生】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

文 | 房蓉仪宣 · 主播 | 仰仰

【夜听三生】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mp310:43

来自夜听三生

青春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衡量的,而是用深度的生命和理想的心灵书写的。古人有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就是说,青春时期一定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否则就像东飘西荡的浮萍。年轻人奔跑着追求目标是一种境界,是对自己命运的把控,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最崇高的礼遇。


青春追求的是生命价值,如果生命是高山,青春征服的是山径蜿蜒曲折,掠过急缓的山坡和深邃的峡谷,感受期许的梦想;如果生命是天空,你整个心灵都是万里晴空,一片湛蓝。因为天空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美丽,它赋予了青春炽热和无穷的帮助与欢乐;如果生命是大海,青春有一条永不停息的脉搏,神往着大海的辽阔与深奥,召示着青春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拼搏;如果生命是花海,青春一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花海以它浓烈的香味或淡淡的幽香,让青春绽放得光彩绚丽。


爱惜生命,就是给生命找一个空间,让它温暖,让它沸腾,让它的存在凝聚与浓缩成精彩无限。


张海迪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觉,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难取得的博士学位。她的精神支柱就是保尔.柯察金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就像诺贝尔所说"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夜听三生】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


生命即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张海迪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品格,让她独有的生命价值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青春追求的是心灵深处的一缕光亮,这种光亮就是带着书香,享受阅读,品位生活,修身养德,诗意人生。书是心灵中的慰藉,它能给人一种精神的度量,它可以享受知识的富有。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书就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一日无书,百日荒芜。"这是古代诗人陈寿说的。这就是说,年轻人阅书就是读己,就是追求心灵的那片净土。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看一本古书,穿越古今。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一枚金质奖章,他为了苦读书,把金质奖章卖掉,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吃一个辣椒,直辣得额头冒汗。他以驱寒方式,坚持苦读书的精神,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夜听三生】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


这个事例,告诉年轻人鲁迅先生不仅珍惜时间,而且孜孜不卷从书籍中吸取"养分"的习惯,这种执着的精神,就是心灵在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这种无限的价值奏出了和谐的生命之歌。


青春不是生命的剪影,而是心灵的状态。青春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会铺成一条成功之路,这条路会指引年轻人从青涩走向成熟,青春就是人生的骄傲,它赋予了心灵的希望和憧憬,给予了梦想和激情,青春就是一支最质朴的歌,歌的音符会奏出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和无比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