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坑秦”是否属实?

《史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这个记载把项羽和白起定性为了同一类人,说明了项羽的残虐。这个坑秦降军的事件,到底是真是假,成为很多历史爱好者关注的问题。

项羽“坑秦”是否属实?


首先,项羽杀降的事件是否事出有因?

1.所谓的“因”。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史记·项羽本纪》继续记载:“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也就是其中一个人根据小道消息,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项羽。至于说“闻其计”,那肯定有人说了不该说的气话。一个日夜被楚军士兵奴役的小兵卒能有何计?大不了说几句不如“逃跑”之类的丧气话。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意思很明白,有将领听到小道消息报告给项羽,然后多疑暴虐的项羽起了杀心,所以杀降事出有因,然而这个因真实吗?

项羽“坑秦”是否属实?

项羽


2.到底有“因”吗?

从项羽和黥布、蒲将军说的话:“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非常明白,项羽担心秦兵哗变,万一哗变,将会使进攻咸阳的步伐减慢,毕竟他和刘邦是有约定的。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楚怀王曾经“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诸将都是谁?无法是被项羽干掉的宋义、刘邦还有项羽了,以及当时诸侯联军的首领了,但是自从宋义被干掉后,诸侯军都以项羽马首是瞻,能相抗衡的只有刘邦。为了加快进取函谷关的步伐,项羽必须想法排除后顾之忧,看看项羽的话:“

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非常明白,项羽担心秦兵哗变,万一哗变,将会使进攻咸阳的步伐减慢,毕竟他和刘邦是有约定的。他担心这些兵打仗不积极,秦军投降首领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必不会狠心督战,到时候反戈,对楚军是致命一击,杀掉投降秦军,只留有能力这几个骨干降将,既可以做战斗先导也可以动摇守军意志,还能使这些人难以再回到秦军阵营,可谓一石三鸟之计。所以前面的那些秦军的所谓“反言反语”只不过说给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听的而已,要知道这些投降秦军的领军者是长史欣,为了加快入关步伐以及去除后顾之忧,让章邯、长史欣、都尉翳闭嘴,这些原因足够!要知道,如果秦军要反水为何暴虐的项羽不杀长官长史欣?还要带此三人入关?再说杀了失职的长史欣还有章邯、都尉翳啊,所以所谓的因是不存在的,要么是史记作者司马公加入个人因果报应的诅咒,要么就是现实中项羽当年的谎言。

其次,项羽临阵杀降真的可行吗?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记载非常清楚,项羽带领的诸侯联军一共四十余万,这四十万包不包括秦国投降部队?如果包括,那里面就有二十万人属于秦军,换句话说就是章邯嫡系部队。如果真是这样兵力对比一比一。

如果40万不含秦国投降部队,那么这些秦军是在哪里被楚军欺负?是被作为苦力部队使用吗?按照史记逻辑必然如此,作为开山搭桥的工兵部队?干重活,伙食不好,没有兵器,不负责打仗,只有这样,他们被团灭才有可能。

楚军是趁着夜色把这些秦军坑杀于新安城南,很多人都倾向于只杀了一部分,要不然,按照比例,2个楚联军人员砍杀一个秦国投降人员,理论可行,前提是一排一排摆好阵势,一个信号,举刀就砍,但是六十万人站在新安城南,那需要一个多大的场地?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行动,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面对面互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不出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局面,何况在黑漆漆的夜里,这样的局面怎样保证杀完二十万秦军以后四十万联军还是四十万联军?这个高难度且完美的的动作如何才能完成?

唯一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用药,我国史前对于中草药的研究就已经开始,有人分析,二十万人的药不是小数量,的确,但是很多药让人失去行动能力不需要多少剂量,只需要在每个埋锅造饭的锅里来一点就完全可以让你无法动弹任人宰割。

要不然,这个“坑秦”典故就完全是假?!如果如此,我们赖以研究历史的典籍就成为小说了?脑洞大开是我们的自由,颠覆历史的确不应该任由心血来潮,你解释不通是因为我们掌握知识不够,要不然古埃及的金字塔解释一下巨石如何被磊上去那么高?

第三,如果项羽杀降是真不怕章邯倒戈?

答案是不怕,项羽和章邯的关系,他们彼此都非常清楚,章邯不是被项羽打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秦朝内部没有后援团,原来支持他的李斯被赵高谋害,没有了国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而被逼战,同时秦国内部皇位之争导致国内朝政混乱,章邯就是战胜也无家可归,同时在项羽给他的和平解决中,他得到了一种生的希望。而项羽内心也感激章邯携重兵而降,给他在诸侯之中挣足了面子,同时,章邯愿意跟随并被他监视行动,项羽也知道他没有反心。同时项羽把他的嫡系部队全都干掉,让他无家可归也无亲兵可带。

项羽“坑秦”是否属实?


后来项羽还把他封在秦地,这个昔日秦国首府的地域成了他雍王章邯的天下,虽然项羽的目的是让他看住刘邦,但是,相信章邯也心满意足。

后人评论章邯:“章邯之降,由赵高用事,不信任军将,一则恐诛,二则楚兵既盛,王离见虏,遂以兵降耳,非三军要市於外以求封明矣。

章邯最后在楚汉之战中,和刘邦死战多次,最后兵败自杀,可见章邯也是一位忠义之将!

结语,根据史记记录,在战国及其之后的战争中,杀降、屠城的事件很多,比如刘邦也有屠城记录,所以,史记作为我国历史研究的主要典籍,这个记录还是可信的,毕竟司马迁时期的信息比我们现在猜测要靠谱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