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我們都知道,建築外飾面材料自誕生伊始,便承擔起保護和裝飾建築之責,更承載了建築之美。當關注外飾面產品的發展趨勢時,就必須多去了解室內及建築的設計趨勢,只有這樣才能走在發展的前列。


因此,本篇來自FRAME的《2050年住宅趨勢》不僅適合建築師及行業相關人員閱讀,作為上游行業也同樣可以瞭解到宏觀的概念。

英文版權:FRAME雜誌

高密度住宅

“未來,我們會如何生活?”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FRAME雜誌旗下的Living LAB對2050年人們的居住方式進行了研究。

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97億人口中的70%將居住在城市。 到時,許多大都市都會達到過度飽和的狀態,因此,為了適應這種增長需要新的居住模式


面對“高密度”城市模式的挑戰,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將住宅建的更高,或者向外延伸?但是怎樣才能在不犧牲個性的情況下密集的生活?公共空間如何才能更好的服務與現代人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當下建築師他們是怎樣思考的,又都提出了哪些未來住房的解決方案。

Is up the only way to go?

城市生活將變得更加密集。這是否意味著所有的城市將會向天空延伸?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UNStudio to create a green spine for Melbourne

我們先來看一下Google的說法:

如果你搜索“moving out of cities",你將會看到最近的一系列文章,這些文章聲稱會有一大批的人們離開大都會區去到郊區比較安靜的地方。

然後再嘗試搜索“returning to cities”,還有一份同樣長的清單,其中包括以“快速回歸城市中心生活“為題的頭條新聞以及“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們正返回城市”。

面對以上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人口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97億人口中的70%的將居住在城市。城市區域需要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行擴展。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探索1:新的“服務型”公寓

The new "serviced" apartment

在20世紀,大多數的住宅區與工作、娛樂等活動分開。現在我們不再會用這種方式思考,所有功能應該都是結合在一起的。

城市需要歡樂,而居民通常追求的是和平與寧靜。這個問題是關於宜居性livability,垂直城市的概念可以作為一個有可能的解決方案。

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從水平延伸到垂直堆疊From horizontal sprawl to vertical stacks

建築事務所MVRDV已經轉向了這個方向。阿姆斯特丹的Vally是該市十年改造計劃中的一部分,旨在將一個國際商業區變的更加宜居。在一個項目裡結合住宅、辦公室、零售、餐飲和公共綠色空間,讓人們和經濟相融合。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Vally in Amsterdam

探索2:創建一個社區

Creating a community

在高密度城市中創建一個社區帶來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在不犧牲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引入核心城市和集體主義意識。在高密度地區共同生活意味著居民需要合作和妥協。今天,人們在大多數國家都習慣於個人主義和自我表達。解決這些看似矛盾的文化衝動是我們的挑戰。

這裡有一個訣竅是提供正確類型(right type)的公共空間。如果人們覺得這些空間真的融入了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會努力的維護這些空間。設計還應該提供給每個居民獨特的私人空間。如果這兩個元素可以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也會給社區來個性化的感覺,一種我們的鄰里對我們來說是第一無二的感覺。這提供了集體主義和個性的多個交叉點。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Kampung Admiralty

探索3:過綠色生活

Living the green life

為了使高密度城市更加健康和宜居,許多建築師建議用綠色植物包圍建築物。一個意圖十分明確的案例是Stefano Boeri設計的位於米蘭的垂直森林Vertical forest。這位建築師說,雖然人們不經常使用塔樓上層的陽臺,但他的項目中植物的高密度傳遞了舒適感。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Vertical forest in Milan

另一個趨勢是從混凝土叢林到城市綠地的發展

From concrete jungles to urban greenspaces

通常的做法是在混凝土建築中加入綠色植物,垂直森林建築不同的是除了讓城市居民與自然近距離接觸外,這些建築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改善生物多樣性和降低能源消耗。

即將在荷蘭城市埃因霍溫落地的垂直森林是Boeri的第一個社會住房項目。

你想不想知道,“2050年的住宅趨勢”!


建築師們還在考慮如何將垂直森林建築的理念複製,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如何落地。

故事還不止這些……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多功能、公共空間、綠色生活這幾種解決方案,很大一部分都依託於城市第三空間的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