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在演藝圈能稱得上常勝將軍的屈指可數,基本上都是浮浮沉沉,在一夜成名之後慢慢沉寂的明星不在少數。更別提在沉寂之後還能翻身,那就更少了,當然凡事都會有一些例外,李連杰就是這些例外中的一員。

李連杰成名比成龍稍晚幾年,成名作《少林寺》(1982)的轟動效果和影響力卻絲毫不弱於成龍的《醉拳》,《少林寺》不僅在香港票房不俗,同時還打破了當時內地的票房紀錄。當時內地影迷對《少林寺》的喜愛真的超乎想象,票價只有1毛錢,可是票房收入卻高達161578014元,這種熱度哪怕是現在都很難達到。

李連杰一夜成名,風頭一時無兩。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和成龍一路高歌猛進不同,同樣走功夫電影路線的李連杰在星路上卻走得頗為艱難。李連杰隨後主演的少林功夫題材電影《少林小子》延續了《少林寺》的熱度,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可是當少林功夫這個水花過去之後,李連杰的熱度就逐漸消退,呼聲平息,作品也越來越少。

等到觀眾再度為他歡呼吶喊的時候,已經是1991年。李連杰與徐克合作,打造了李連杰的又一部經典之作《黃飛鴻》。《黃飛鴻》在票房大賣的同時,也成就了徐克和李連杰在武俠電影上的江湖地位,同時還捧紅了大美女關之琳。

至今《男兒當自強》的主題曲想起時,腦海裡還是會第一時間浮現出李連杰瀟灑飄逸的打鬥場面。和成龍、甄子丹等功夫巨星相比,李連杰的動作戲在我看來是最有韻味的,剛柔並濟,融合了古風的飄逸和蘊含巧勁的剛猛。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黃飛鴻》的成功為李連杰的事業第二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蓄力在1993年有了大爆發。

李連杰和徐克合作的《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延續了《黃飛鴻》的精彩和人氣,在香港取得了2754萬港元的票房,為香港年度票房第七,比星爺的經典續作《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還高了一籌。

與此同時,在李連杰堅持之下他緊接著打造了另一部經典功夫電影《方世玉》。外界對李連杰拍攝《方世玉》其實並不看好,因為和《黃飛鴻》相沖突,黃飛鴻這一角色太深入人心,貿然塑造相近的方世玉一角可能會撲街。事實證明,李連杰的選擇是對的,《方世玉》和《黃飛鴻》一樣獲得成功,以3073萬港元佔據香港年度票房第五,穩壓成龍斬獲金馬影帝的代表作《重案組》一頭。信心大增的李連杰,在同年一鼓作氣推出了《方世玉續集》,同樣取得2307萬港元的佳績,位列年度票房第十。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李連杰雖然蓄勢而發,衝勁十足,可是和當時如日中天的星爺相比,還是略有不足的。1993年的香港年度票房榜首仍舊被星爺牢牢佔據,以《唐伯虎點秋香》的4017萬港元的票房一騎絕塵。成龍大哥雖然稍遜一籌,可也不容小覷,攜王祖賢、後藤久美子、邱淑貞三位美女坐鎮《城市獵人》,以3084萬港元將年度票房第四名收入囊中。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值得一提的是關之琳,同樣因為《黃飛鴻》而炙手可熱的關大美女此時在電影資源上不輸李連杰。和哥哥張國榮主演的賀歲片《花田喜事》在同年坐收3553萬港元票房,成為香港年度票房亞軍。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在這一年新晉的票房角逐者還有劉青雲和袁詠儀,《新不了情》以黑馬之姿攪動香港電影風雲。在票房上,《新不了情》斬獲3116萬港元,位列年度第三。而在13屆金像獎上的成績更是熠熠生輝,12提6中,幾乎包攬了所有重要獎項,將影后、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統統收入囊中。

李連杰在1993年煥發事業第二春,3部代表作力抗星爺成龍

1993年可以說是李連杰在香港票房角逐上的高光時刻,往後再也沒有如此的高調衝榜,雖然票房號召力仍在,可是在新老巨星的衝擊下,漸漸處於下風。

可以看出,巔峰時期的李連杰也是衝勁十足的。功夫皇帝雖然低調,其實心氣一點也不低。

(以上數據僅為香港票房,不包括其他地區。1993年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唐伯虎點秋香、花田喜事、新不了情、城市獵人、方世玉、重案組、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方世玉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