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態大數據,要帥要穩要死磕!”——記內蒙古蒙草生命共同體大數據團隊

在內蒙古、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建立多個大數據平臺,精準指導內蒙古草原、三江源、黃河流域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

研發具有軟件著作權、面向專業應用的大型GIS基礎平臺軟件,為草原生態、河湖溼地修復等行業提供產品級應用軟件及解決方案……

從國家大數據戰略提出至今,大數據在金融、交通等行業應用廣泛,但生態與大數據的結合應用卻屈指可數。由100餘名年輕人組成的蒙草生命共同體大數據團隊自2014年成立以來,走遍了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採集了大量的水、土、氣、植物、動物、微生物等信息,用大數據精準指導生態保護和修復。

團隊35週歲以下的青年佔比87%,產品設計研發人員、技術人員、營銷人員等各自分工明確又配合默契。

負責產品設計和研發工作的楊柳是個“90後”,“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讓我對生態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憧憬。內蒙古既是祖國北疆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又具有發展生態產業的天然優勢,我應該為綠色發展出一份力!”楊柳說。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遙感等技術實現草畜平衡的精確計算和林草防火智能化,如何用智慧礦山模式改變傳統礦山管理耗時費力效率低的現狀,這些問題被團隊一一解決。“我們團隊有一個口號就是‘做生態大數據,要帥要穩要死磕’。這其實也是我們整個大數據團隊的特點——外出工作首先要注意形象,要展現青年人的朝氣蓬勃;雖然我們有很多創新的想法做法,但一定要謙虛謹慎求穩;我們對待每個難題都要拿出蒙古馬精神,死磕到底!”

短短的6年間,蒙草生命共同體大數據團隊整理了內蒙古1980年至今植被蓋度、地上生物量以及草原輕、中、重度退化沙化鹽漬化分佈等專題數據;收集植物標本6萬份,收錄近3萬種林、灌、草信息,採集了100萬份土壤樣本,建立了功能較全的植物數據庫及植物適宜性生長區模型;利用自主研發的生態修復體系,累積修復各類土地面積近40萬畝。同時,團隊先後承擔了“中國北疆草原生態產業大數據平臺”“烏拉蓋肉牛產業智慧服務平臺”“陝西省生態大數據平臺”等多個建設項目,用大數據為生態體檢、為產業導航。

團隊的發展進步和生態產品的精準落地,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徐敏所在的技術團隊就像是一個大後方,“技術實力與產品研發要齊頭並進,這樣才能支撐上層業務的發展。我們不僅負責各項生態數據的採集,還必須讓這些數據的價值最大化。我們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採集的數據會上傳到雲平臺,構建一個豐富的數據倉庫,利用數據構建模型。這樣客戶要想了解一個區域的生態狀況,只需要我們通過人工智能把遙感影像採集過來,再通過相關的數據模型進行運算,就能把答案呈現在一張圖表中。生態管理者通過一張圖就能清晰瞭解區域每平方公里生態的狀況,為更好的保護、修復和利用找到精準的數據支撐”徐敏說。

今年,團隊利用河湖溼地生態大數據,對鳥類等野生動物進行種群統計與智能識別感知,還構建網格化智慧巡護平臺,為保護區制定可行的保護措施;通過青海省黃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三江源生態大數據平臺,統籌管理三江源地區生態資源、生態資產,改善生態環境,使當地生態資源得到合理保護與利用;為甘肅省甘南州建立的生態大數據平臺,精準制定了黃河流域生態補償的核算方式,為黃河流域生態補償起到示範作用……一個個生態項目的完成促進了生態效益的提升,也成為用生態大數據指導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馬淑敏所在的營銷團隊承擔了開拓市場的重任。“要想打開市場,不僅要充分與客戶溝通,讓客戶充分認識到用大數據管理生態的必要性,還要把客戶需求與產品、技術團隊有效對接。我們就好像團隊之間,團隊與客戶之間的粘合劑。”馬淑敏說。

雖然團隊項目目前集中應用在西北偏遠地區,經常既要面對高寒缺氧的自然條件,又要克服交通不便帶來的種種障礙,但馬淑敏對這份工作動了真情,“每每來到雪峰連綿的青藏高原,來到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我都被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正是為守護這份幸福提供方案,這讓我感到自豪。”

近期,蒙草生命共同體大數據團隊正在進行黃河流域內蒙古段的生態數據本底調研,團隊負責人高俊剛介紹:“大數據是生態告訴我們的語言,只有讀懂了數據,才能更精準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目前團隊的數據產品已經覆蓋到‘山、水、林、田、湖、草’等多個生態類型的管理,讓構建‘生命共同體’做到有‘據’可依。”(記者 柴思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