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的來源

五四青年節的來源

又到了5月4日,這是一年中平凡的一天,又是最特殊的一天。

今天是2020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101週年。

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在青年,那是是一個充滿激情、熱血澎湃的年紀。

五四青年節源於1919年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一場愛國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在山東的權益從德國轉讓給了日本,拒絕了中國政府的合理要求,在北京的有志青年學生為首,廣大群眾、工人參與,以遊行示威、罷學罷工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後來上海、廣州等城市相繼參與的最後成為一場全國型的愛國運動風潮。

五四青年節的來源

1919年5月4日,上午10時,北京各校學生召開碰頭會,商定遊行示威路線。下午1點,北京大學等十三所院校三千餘名學生彙集天安門,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其中"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合約簽字"等的口號響徹在大街上。宣讀了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在遊行中收到了巡捕的阻撓,學生代表要求會見四國公使,僅美國使館接受了陳詞書,其他使館均拒絕,在"外爭國權"失敗後,矛頭轉向"內懲國賊"。 學生開始向位於北京長安街東端之北的趙家樓曹宅所在地移動。學生進入衚衕,發生暴亂痛打了在曹家串門的章宗祥,併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給予鎮壓,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雖然五四運動已經過去了101年了,但是每每提起這場愛國運動,人們的心中的那份民族獨立解放的精神還是會使人熱血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