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語是怎麼得來的?

少林武術始於北魏,源出嵩山少林寺,揚名於唐。

少林武術是少林寺僧眾在自己創編的健身套路基礎上,廣泛吸收全國各武術門派之精華,經過長期艱苦磨練,反覆推敲不斷改進,逐漸發展起來的,而且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體育運動,亦稱為少林功夫。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

少林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極其寶貴的文化瑰寶。

“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語是怎麼得來的?

它集中華南北派武術之大成,融內外拳家之精華,歷經千錘百煉功法繁多,博大精深,以豐富的內涵,獨特的風格,利於實戰的特點,威震四海,舉世揚名,在國內外武壇中獨樹一幟。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為印度高僧跋陀禪師建造少林寺,少林寺首任主持跋陀禪師就很重視習武。

此後,一些身懷絕技的名流俊傑因戰火紛爭皈依少林,和原來高僧交流切磋武藝,成為少林武術的濫觴。

“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語是怎麼得來的?

由於嵩山是九朝古都洛陽通向東南平原的咽喉,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常有強盜出沒。

皇家寺院少林寺為了保證寺產安全,經朝廷認可,開始擁有自己常備武裝力量——僧兵。

少林寺僧兵的存在為少林武術的興旺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隋、唐、宋時期,少林寺開始形成尚武之風,在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少林武術廣泛吸收中國曆代各武術流派之精華,集天下功夫之長,不斷提高、發展、革新,逐漸進化成突出實用、風格獨特的武術體系。

“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語是怎麼得來的?

明代時,少林武術的特色完全形成。

到了清代,少林武功在社會上更加聲名大振,褚人獲《堅瓠集》記載:“今人談武藝,輒曰‘從少林寺出來’。”

這也是“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語由來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