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這兩天在機械社區論壇上,一篇帖子炸開了鍋。

“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在大眾2020年高校預開發選拔項目簽約情況說明中,表示今年汽車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汽車企業皆在進行轉型調整。

大眾在本年度的招聘中,暫無以下專業的需求:

車輛工程、機械工程、車身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業設計(車身結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熱能與動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來源:機械社區社友“張麻子”

該帖作者還表示:

這幾年搞機械的真是太難了!學計算機的就不要再說什麼飽和了,你們對飽和一無所知。一x大眾和上x大眾這樣的企業不招機械學生,這才叫飽和。

汽車行業今年難是有目共睹的,不過大眾在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的同時,還繼續大量招計算機的,真是差距啊....

對於此,不少社友紛紛留言評論:

計算機是當今最先進的生產力工具,掌握這個工具創造的價值不可估量,所以我曾經寫過帖子說很多機械人覺得搞機械難,如果沒有當今最先進生產力工具協助,只會越來越難越幹越低端。。。說白了,不會計算機語言幹機械被淘汰是必然的。

@loveskycc

怎麼說呢?大部分人認知裡,計算機=互聯網=高薪。工業領域潛力巨大,然而科班計算機的人不願涉足,事實上能力也不足以解決工程問題,老一代機械人是真的被時代拋棄了。

@貓咪小新

汽車行業不好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的發展方向是自動駕駛,所以大眾會招聘很多計算機學員,行業的發展方向很重要啊,緊跟步伐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韓寒11

哈哈,產業轉型需要機械自動化的,大不了以後做自動化維護工程師了

@Andrew709

有知乎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汽車行業轉型,人才需求變化是必然。

機械、車輛專業也曾輝煌過,CS也曾經被看作最水的專業,不過是風水輪流轉罷了,而這裡的“風水”,指的是國家戰略人才需求和市場及科技趨勢。

因為有合作往來,今年八月份我走訪了近20家車企,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今年汽車行業的困境,停項目減經費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人事招聘已經在企業內部變成可有可無的事情,除非某些急缺專業,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卻是事實。

2019 年的汽車行業,有哪些驚喜和意外?

我在上一個問題答案裡提到過,在過去的2019 年上半場,汽車行業整體低迷,目前正在 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如果用關鍵詞做總結的話,今年汽車行業的關鍵詞可以總結為:洗牌、裁員、退潮、維權、自燃、寒冬,國內主機廠幾乎無一倖免。

在裁員降薪的大環境下,一汽大眾校招砍掉部分校招專業無可厚非,這是企業節省開支的正常手段。上半年各行業淨利潤增長率,汽車行業竟然排名末位至—35.6%,國內汽車行業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過去,轉型陣痛期已來。

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但問題是為什麼是機械類專業?

機械專業過於傳統,人才儲備完善

機械行業是傳統專業,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每年培養的人才很多,並沒有急缺的方向,機械設計、包裝工程、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機械開發、熱能等方向的學生在學校裡並不能學習到什麼尖端的知識,機械行業的知識積累緩慢,需要實際經驗的不斷積累,沒有捷徑。

現在很多做傳統機械產品的公司, 都已經在減少機械人員的招聘, 增加軟件人員的招聘,主機廠也不例外。

過去的幾年中,主機廠基本每年都會招聘大量機械類大學生來從事製造工程師的工作,有較大的機械類人才儲備,而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毫無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機械基礎,培養成本較高,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停止招聘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機械類專業轉型較難

目前車企都在喊著轉型,新四化趨勢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以及新能源和自動駕駛需求的專業和技能幾乎和機械類專業的交叉很低,汽車電子、芯片開發、人工智能、車聯網、大數據等專業與傳統的機械類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幾乎無重疊,機械類想要轉型到上述熱門專業難上加難。

可以說在智能化網聯化的大趨勢下,傳統機械類工程師日子會更難過,這是人才需求轉型的必然結果,不過從某個角度看,這有利於倒逼學科教育者思考機械專業的知識拓展和人才培養模式。

工業設計和車輛工程同樣躺槍

汽車車輛工程本科階段專業方向基本為車身設計、發動機設計、底盤設計,汽車內飾,總佈置設計等幾大方向,也會涉及一些汽車營銷、汽車物流與信息、交通管理等交叉學科,是和汽車整個產業鏈結合最緊密的專業,然而一汽大眾的核心技術都在德國,所有國內的工程師基本做的是相對底層的設計工作,真正做研發的話根本不需要車輛的新人進入。

工業設計更尷尬,我本碩博都是工業設計,對工業設計的就業情況相對更關注些,國內主機廠的工業設計畢業生多從事內外飾設計工作,整體來看全國每年招聘的人數本身就不多,很多車企今年已經停招了工業設計專業,工業設計目前唯一的增量是在汽車HMI/UX/UI的職位招聘上,一汽大眾的車身結構方向工業設計,停招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一汽大眾2020年校招砍掉機械類專業的招聘需求,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知乎網友 @王亞輝

西北工業大學 工業設計博士在讀

一汽大眾的這個“情況說明”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糟糕。因為大眾本來所有的核心技術研發都在德國,國內只是本土量產化的一些周邊技術崗位而已。

所以需要砍固定成本的時候最先砍的肯定是這些不痛不癢的周邊職位,尤其是在沒有太多新車,特別是燃油車未來上市的情況下。

可以去一些”新造車“的招聘網站上看看他們製造基地的相關職位招聘,你們會看到絕大多數都是生產製造工藝,採購,以及售後支持相關的職位,正向開發的本來就很少,核心的應該根本就沒有。另外一個因素還有我前面說的人員過剩問題,各家現在都不招人,人員流動率很低,如果不想過多裁人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收緊招聘。

所以一汽大眾不招這些專業很正常,如果德國大眾這些專業完全都不招了才真的應該恐慌。

關於汽車行業還有機械專業說兩句。

汽車行業的起起伏伏很正常,沒有任何市場是隻漲不跌的。2019年了汽車依然作為最主要的出行手段,衣食住行,我不覺得汽車行業會衰落。

但是不衰落不代表不會變化,機械專業也是如此。任何技術行業的熱點永遠都是在交叉領域,這個和學校工科專業的熱度是類似的。純機械專業在我上學的時候就不是熱門,機械學院最熱的是類似機械電子,機械生物這樣的交叉學科領域。

不是說這個社會不需要純機械設計人才,而是交叉學科領域因為創新的可能性所以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極大。

知乎網友 @一個kebab

-End-

本文來源:知乎、機械社區論壇;機械社區綜合整理;封面圖來源:hippopx

近期熱點文章中國工業三十年神奇!飛機飛行原理3D動態圖,小學生都能看懂!
全世界刷屏的《美國工廠》,我在製造業圈子中卻沒發現!
任何挑戰都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走進日本製造的“隱形冠軍”
看不起藍領,搞不好中國製造!
誰說90後不幹機械了?他們都在默默地堅持著

一個車間搞個5S你們都嫌麻煩,看人家的豬場5S管理!(附5S打分表)

“中國製造”地鐵在波士頓投運!乘客感慨:終於聞到新車味兒了

你見過這麼多的碳纖維麼?

機械設計的再好,你沒有裝配好也是白搭!

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一汽大眾停止招收機械專業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