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皓镧传》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名义上的父亲以及秦始皇的母亲的错综复杂、险象环生,最后也算各取所需的故事。片中,吕不韦初登场便是买买买,弹幕不断的大猪蹄子,有人展卖稀世珍宝鲛人之泪明珠,吕不韦立即用黄金千两、牲口二十头、锦缎百匹举牌,如此高价,在无人相争,吕不韦拍下,但是确表示:自己喜欢的是这装明珠的盒子,要退还明珠只留盒子,并放豪言:只要我吕不韦喜欢,万金又如何?成功引起了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的赏识。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这个小情节是什么典故呢?相信看过的大家都知道:买椟还珠。买椟还珠是一个久远的成语了,历史上,买椟还珠真的来自吕不韦吗?其实,真实的买椟还珠的典故具体出自谁的身上没有明确的记录,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原文是: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解释一下就是: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买其椟而还其珠成为买椟还珠。虽然买椟还珠不能说是出自吕不韦,但不得不说,将买椟还珠的故事嫁接到吕不韦身上,还真是毫无违和感,而且还把一个贬义词貌似演成了一个褒义词,挥洒万金,买椟还珠,扬名立万,得丞相赏识,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嘿嘿,可不是粉墨登场。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吕大猪蹄子登场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一掷千金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买椟还珠

《皓镧传》聂远登场是个什么典故?是源自吕不韦吗?

买椟还珠之后,还顺便买下了李皓镧,剧情继续,吕不韦顺利登场。一个买椟还珠用到吕不韦身上还真是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